文档介绍: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
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
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
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 “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
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虽然后世的红学专
家们都认为这不是过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
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 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
男耕女织, 十分羡慕, 因此动了凡心, 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 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
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 。从此,天宫中少了
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
花。
荷花 [ 宋 ] 杨巽斋
翠盖红幢耀日鲜,
西湖佳丽会群仙。
波平十里铺云锦,
风度清香趁画船。
荷花 [ 宋 ] 王安石
亭亭风露拥川坻,
天放娇娆岂自知?
一舸超然他日事,
故应将尔当西施。
赞美荷花的诗句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
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
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
统。
荷花象征 纯洁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
里《小池》
这首诗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像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你看:一股泉水缓缓地、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阳的照射下,清晰可见。阳光
透过池畔的绿树,将树阴投入水面,阴阳交错明暗斑驳。好像是泉水很爱惜风和日丽的美好
景色。泉水的细流汇成了小池,昨日还平静的水面上,今天就长出了尖尖的、还包卷着的嫩
荷叶,并吸引着可爱的蜻蜓飞来嬉戏。 《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 清新的小品,
朴实的语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风光,一切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行行是
诗,句句如画,自然朴实,真切感人。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
龄《采莲曲》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 《采莲图》 ,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 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
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
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
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
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 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 而这里写
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 ,是“赋”而不是“比”
了,显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