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院经济管理方面的论文
关键词:医院;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的出台,医院管理,特别是做为医院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相比医院的经济管理则相对复杂,它要求医院以实现社会公益性为前提,按照公共服务效率最大化而不是经济收益最大化的方式提供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和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特殊性,要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
一、医院经济管理
医院经济管理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指导与监督,开展经济分析和经济核算,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医疗保健服务技术和经济效果,更好地完成以医疗为中心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各项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是社会上最复杂的社会组织。她是一所大学,不仅培养医生和护士,而且还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她是一个工厂,通过投入人力和资本生产要素生产一种叫做健康的产品;她更是一支精锐军队,时刻守卫着人民的健康[1]。医院的种种特性,使医院已不再是一个传统概念上的事业单位,而是一个社会责任重、服务范围广、工作负荷大、职业风险多、知识更新快的高风险性、竞争性经济实体。医院必须密切关注其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不断提高自身经济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二、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人才不足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程薇教授所做的北京市卫生财经人员现状调查中发现:北京市卫生财经人员中,%的人员没有任何计算机等级证书,%,%,北京市卫生财经人员职称构成中,无任何职称的人员共计2488人,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正、%%[2](数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10月16日)。同时2013年全国财务年报数据显示:全国卫生计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所属卫生计生机构财会人员总数已经超过40万人,,占78%,卫生计生行业经济管理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可见医院经济管理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经济管理意识薄弱
医院的生存依赖于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技术,这使得医院管理层高度重视医疗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医务人员能获得较多的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与学习的机会,而医院涉及财务、审计、资产、价格、绩效管理等经济管理部门的人员则几乎很少能获得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在管理岗位的人才选拔上也较多的使用医疗专家,医院的中高层岗位上医疗专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些医疗专家虽具有较强医疗专业知识,但对经济管理方面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不能较好的掌握有关经济政策,经济管理意识相对较为薄弱。例如,医院的各级管理者不能正确理解财政性资金的概念,易发生对政府采购法及政府采购目录等相关规定执行不到位现象,以及由于未严格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易出现基本建设项目严重超预算、资产管理混乱、盲目购置等情况,造成资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