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学校政教处工作总结 实验学校政教处工作总结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以“励志勤学”为主要内容,以“实施精细管理,创新有效教育”为工作要求,强化德育工作的管理力度,细化工作内容,活化活动形式,在求真、求实、求效上下功夫。根据大英县教育局XX学年学校德育工作意见和本校XX年工作意见,特制定XX学年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二、工作目标1、坚持以德立校,落实行为规范,注重养成教育,创建文明校园。2、重视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创建平安校园。3、活跃校园文化,打造特色班级,开展文体活动,创建活力校园。4、强化师德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优秀团队,创建和谐校园。三、工作重点(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完善团队组织,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自主管理能力。(二)坚持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励志教育为核心。让学生要做到“六有”(有健康的身心、有优良的品德、有文明的言行、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广泛的爱好、有创新的意识),坚持不懈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三)加大德育常规的检查评比力度,突出课间纪律、路队建设、环境卫生,坚持每天一次专项检查,每周一次常规评比,每月一次德育简报,斗硬奖惩。(四)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搞好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情操,培养优秀人格,注重育人的实效性。(五)加强法纪、安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六)重视特殊家庭学生的管理,建立特殊学生的关爱制度,制定相应措施。四、具体工作:(一)理顺德育管理新机制,抓好德育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务实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努力创设和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整体育人模式,把德育内容融入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中,重视制度的约束和日常管理对德育的促进和保证作用,保证德育全面覆盖学校各项工作,贯穿学校活动的全过程,把德育的导向性要求体现在有关规章制度中,促进学生道德规范行为的养成。 1、建立德育管理网络体系,理顺德育管理新机制。形成以学校行政为核心,政教处为龙头,团委为主阵地,团委书记、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工为基础共同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   2、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学习型”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做到“思想上关心、业务上培训、待遇上倾斜”,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强、工作实、乐奉献的班主任队伍。(1)坚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制度。一是组织班主任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主任培训活动,为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二是对班主任工作做出阶段性的总结和布置,使班主任工作目标明确,使全校德育工作形成一盘棋。(2)建立德育科研中心组,定期开展“班主任论坛”,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德育科研能力。学年度结束时进行全校德育论文交流评比。每位班主任要完成一篇德育论文。政教处将会对每位班主任的论文进行评比。对优秀德育论文推荐报刊杂志发表。(3)加强对年轻班主任的培养,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特别是学校领导和政教处成员,要做好班主任的后盾,遇到难题主动过问,支持班主任把工作做好。对新班主任,在业务上,政教处定期组织培训,由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传授班主任工作的特点、性质、要求、可能突遇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使新班主任尽快成长起来。(4)修改、健全和完善《实验学校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实施方案》,大力倡导成才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的理念。继续实施文明班级考核制度,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   3、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团委要健全学生组织,选拔七、八年级优秀学生充学校学生会,加强工作指导,让学生会干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潜力和动力,积极建构以生为本的“主体德育”,提高德育实效。(二)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促进规范管理校园常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工作,常规管理的质量对学校的风气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全校各班班主任要根据《班级一日常规检查评分细则》加强教育,安排班干部对升旗仪式、课间操、眼保健操、卫生、节约水电、就餐纪律、午间秩序、黑板报、班队会等项目专人负责,班主任加强检查督促;政教处、团委通过班务日志的检查,加强考核,确保学校各项常规井然有序,着力建设“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1、继续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强化训练,以养成教育为德育切入口,强调四个狠抓:抓活动、促养成(通过思品课明礼导行,学科教育抓美育熏陶,班队活动抓养成训练,榜样示范抓正面引导,校园文化抓环境陶冶,家庭教育抓辅导配合等途径,从明礼入手,典型示范、训练养成、检查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