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坐位平衡反应.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坐位平衡反应.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8/10/30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坐位平衡反应.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 坐位训练
:静态平衡这是病人最早就能进行的相对容易完成的动作。训练时让病人坐于椅子上或床边,双足平放于地上,双手放于膝部,保持稳定,如有困难可稍加帮助调整部位。开始时病人多易向患侧倾倒,可以先在Bobath反射抑制肢位下保持坐位平衡,这样既可以牵伸痉挛的侧屈肌同时也是辅助下坐位平衡训练。另外也可以被动牵伸患侧屈肌。坐位平衡训练时,患者前面可放一面镜子,以弥补位置觉障碍的影响,使患者能通过视觉不断调整自己的体位。静态平衡完成好后,徐进一步进行。二级:自动平衡训练,即自行躯干腰部活动。训练动态下的平衡,让病人去取不同方向、高度的目标物或转移物品,由近渐远增加困难程度。三级:他动态平衡,是在静态平衡下治疗者从前后左右各个不同方向给病人施加推力,打破静态平衡,使患者尽快调整达到性的平衡状态。在给予推力的同时应注意保护病人以防止摔倒。通过平衡训练,不断增强躯干肌的控制能力,提高平衡反应水平,为站立行走做好准备。在此训练中应诱发出患侧的保护性姿势反射,这也是一种促通。
:坐位双足平放于地面,双上肢Bobath握手伸肘,肩充分前伸躯干前倾抬头,向前向患侧方向触及目标物。此过程足跟向下用力,将体重渐移至患侧下肢上。训练负重时应注意足跟不能离地,不能出现前脚掌用力下登的现象,更不能试图单使健腿过度用力,因极易引起踝震挛。
——站起训练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一般足跟距边缘5㎝左右,双足在同一水平或患足稍偏后,上肢像上述前倾持重训练一样,躯干前倾双脚负重,将重心向前移到足前掌部,伸膝伸髋,抬臀离开床面后挺胸直立。治疗者可在患膝和髋部给予帮助。站起后治疗者可继续用膝顶住患膝防止“打软”。注意,此过程中应防止在站立瞬间健足后移,造成健下肢单独负重站起的情况。治疗者可用足在患者患足后抵住。躯干前倾式屈髋的过程,而不是弯脊柱和低头。
——坐训练由站立到稳定的坐下与上述相反,但更难于完成。因为这主要是通过股四头肌的离心性收缩来控制,要求下肢群更好的协调作用。开始,治疗者可帮助屈膝、上提腰带,控制坐下速度。
。踝背屈可在坐位膝关节自然屈曲位下进行,应防止足内翻。
,上肢反射抑制肢位下肩胛活动,双上肢上举和患肢独立主动上举训练等卧位时的上肢训练也应该在坐位下继续进行。
、自动态平衡和他动态平衡训练。方法基本同坐位平衡。但保持站立位平衡还需要膝、踝、髋关节稳定控制。利用姿势镜此时仍是必要的。但静态平衡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训练患侧下肢持重:两足稍分开,让患者将重心渐移向患侧,可以利用磅秤或感知承重的生物反馈仪进行训练,逐渐提高持重训练的目标
,保持股部接触墙面以保证做屈膝动作时髋保持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