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鸡场乡营新村“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结目标
一、村基本情况:
鸡场乡营新村位于鸡场乡南面, 距县城 35 公里,距鸡场乡政
府 6 公里,是乌江洪家渡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后由原来的营上、 新场两
村合并而成的新建村。
全村管辖 13 个村民组,居住着汉、苗、水、彝、仡佬等民族
1007 户,共 3391 人,总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943 亩(其
中田 1600 亩,土 343 亩)。境内海拔 1140— 1590 米之间,年均日照
数 1345 小时,年均气温 16℃,年降雨量 1205 毫米,无霜期 280 天,
全村以水稻种植为主,并适宜种植玉米、小麦、油菜、红苕、辣椒、
蔬菜等各种农作物, 现有劳动力 1900 人。201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3100
元、人均粮食产量 500 公斤,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和
劳务输出,全村现有村级小学一所,教师 8 人,小学入学率达 99%,
2010 年度参加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群众 3000 余人,参合率达 95%以上。
村主要矿产资源有颜料石,全村 13 个组通电,通路 5 个组。合
法打砖厂 2 个,烙烤店 2 个,酒店 2 家,村卫生室二所。
二、主要目标:
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我村实际情况,营新村“十二五“经济社
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5%以上,固定资产年均增
长 20%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380 人左右, 教育发展更上一
个新的台阶, 公共卫生设施和农村基本条件得到改善, 新型农村医疗
合作力争达到 100%,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 13%,6%以
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 9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 40%以上,农村纯
收入增长 15%左右,到 2015 年达到 3000 美元的目标。到 2020 年与
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消除贫困现象。精神文明、民主法
治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
三、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必须全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
1、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地、县”十二五?“经济社
会发展精神。 强化农业基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