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题:染出来的生活
科目:高中美术
教学对象:高二
课时:1
提供者:陈宁利
单位:慈溪杨贤江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染出来的生活----扎染艺术,取自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教材《工艺》,第二单元“染出来的生活”之扎染篇。主要学习扎染艺术的历史和艺术特色,扎染的工艺原理及流程;基本的扎法与纹样形成的规律创想扎染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扎染艺术的历史和艺术特色,扎染的工艺流程;掌握基本的扎染制作方法;
学生能运用发现、探究、总结、实践等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开启发散思维,有设计目的地主动探索、创意新的方式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到“染”的艺术魅力,逐渐形成热爱传统艺术,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发展美术兴趣的情感和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的学习风格:高中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做事的流程较乱,不注意细节和完整,但同时又对新生事物极感兴趣,扎染是平时生活中较少接触的工艺类别,课堂情绪较难控制。
学习准备:材料很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几乎和国画一样具有一次性的结果,所以课堂的纪律组织,和节奏教师一定要控制好。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的基本理念: 激发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在实践操作中解决问题,在体验中感悟生活, 形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严谨有序的态度。
工艺课组织教学的策略:聘请学生协助员4人,工具材料的对照表和工作注意事项各4份;学生观察员一人,观察表一份,数码相机一个。工具材料的对照表和工作注意事项各4份;观察表一份,数码相机一个;学习资料30工具、材料、安全、善后工作在备课时考虑充分。
A教师用:多媒体教具和扎染未拆的实物。展版、双面胶、扎染用材料(线、布、染料) 、工具
B学生用:扎染材料:棉质布块30*30cm、针、棉麻线、玻璃线、染料
扎染工具:染料盘、手套、夹子、笔刷、垫纸吸水布、塑料膜、尺子等、
C协助员和观察员:
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策略:直观感受、发现探究、讨论交流、尝试体验与课堂启发结合。通过以下教学程序达成教学设想: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掌握基本的扎染制作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举一反三,有设计目的地进行扎染技术的探索、创意。
扎染基本扎结技法示意图
扎染方法
名称
图示(见反面复印件)
形成图形纹样
特点
捆
扎
法
捏拢扎
环状形
意外花纹
(扎的松紧
染色时的变化)
分节扎
多层环状形
交错捆扎
放射状形
折叠扎
多条活多块形
缝
扎法
平缝
各种比较具象图案
(线的效果可以
粗细强弱不一)
预留的花纹
折缝
对缝
包缝
夹
板
法
夹板法
各种形状纹
对应形状的花纹
叠夹法
其他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课前分发及准备:
协助员发材料盘
聘请协助员、观察员,发工作册
2前奏:说明课的性质,提出对工具、材料、安全的要求。
聆听和参与
工艺实践课程涉及的材料很多,遇见的问题也会很多,发动学生,告知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
课件展示,语言引导
创设情境,激趣促思
学生赏析了解
扎染历史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