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时间:2013年9月17日星期二 15:20
主讲人:于惠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教育者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团结合作价更高,团结就是力量,在各方面都需要团结。我们的大家庭更需要团结,以绽放出更加询丽的光彩,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社会长治久安;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
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更应该深入开展爱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同时也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项应尽的义务人类是生活在团结合作的生活中,人类无疑是幸福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合作,了解合作的重要性。让合作伴随我们。今天的中国需要合作,明天的中国更需合作,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在这片祖国西部的热土上,各族人民正团结一心,共同营造着团结、稳定、繁荣的美好家园。
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抹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一客观事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开拓祖国统一的过程中,各民族都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并最终形成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各民族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经济联系。在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只有把各自的优势,长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由于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或多或少的含有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客观上也导致了各民族在文化上“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所以,要维护民族团结,首先要加强对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不仅少数民族同学要学习,汉族同学更要学习;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相应的学习重点。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捍卫、共同建设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公民都要坚决维护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要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国家观,坚定自觉地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破坏民族团结为耻,坚定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报效祖国。
其次,要维护民族团结,更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当前涉及民族因素的摩擦和纠纷呈易发、多发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此缺乏相互了解或尊重。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