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17年山东高考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7年山东高考分析.doc

上传人:170486494 2018/11/1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7年山东高考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分数线公布
文科483分(%),理科433分(%)。
自主招生学校参考分数线:文科529分(%),理科515分。(%)
公安类专科:文科463分,理科413分。
体育专业文化分数线:本科314分。
高水平运动员分数线:文科483分,理科:433分。
艺术类本科文化分数线:艺术文 313 分,艺术理 281分。
高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高考恢复的是公平和梦想。
导演用49年拍摄基本论证了他想要的答案:富人孩子基本不会偏离精英社会的培养期望,穷人孩子仍然无法脱离底层。当然,偶有例外。14人中有一位穷人孩子后来成了教授。其中最具转折性的是,其中一个孩子在35岁时还穷困潦倒,在风雪中奔波,但49岁时成为了当地的议员,他始终未婚,听说在56岁时还做了牧师。
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
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棠、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
答案揭晓:
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
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
人生无限!谨以此文宽解所有的考生以及他们的父母。
黄宗羲,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宗羲北京科举失败,能够进京的应当是举人。康熙十七年(1678年),诏征
“博学鸿儒”,学生代为力辞。
顾炎武,14岁取得诸生资格,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以捐纳成为国监生。监生是可以直接考进士的,不用考举人了。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开博学鸿儒科,招致明朝遗民,顾炎武三度致书叶方蔼,表示“耿耿此心,终始不变”,以死坚拒推荐。
金圣叹,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因岁试作文怪诞而被黜革。后为应科试,改称金人瑞,考第一,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顺治十七年(1660年),皇帝对金圣叹的作品加以赞美:“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他听说后,随即“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他要真的愿意去考,皇帝会给他状元的。
吴敬梓,家族世代为地方世族,23岁中秀才。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吴敬梓的父亲吴霖起留下了二万多两银钱的巨额遗产,可是敬梓“素不****治生,性富豪上”“倾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1735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他也是不去考试的放荡公子!
李渔,崇祯八年(1635年),李渔去金华参加童子试,一举成为名噪一时的五经童子。崇祯十二年(1639年),29岁的李渔稳操胜券赴省城杭州参加乡试,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竟名落孙山。
蒲松龄,年少时,正处明清改朝易鼎之际,社会动荡不安。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县、府、道试均夺得第一名,考中秀才。后来没有得中,不是不能继续进学,应当有很复杂的因素。
曹雪芹,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也就是14岁以后是有罪官员子弟,是没有科考权利的。
袁世凯,1879年20岁的袁世凯以袁保恒的捐赈款而获得“中书科中书”的官衔。同年秋,袁世凯再度参加乡试,仍未考中,1882年正好为乡试年,袁世凯本欲应举,但清朝属国朝鲜突发事变,改变了袁世凯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