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tcp和ip协议1.ppt

格式:ppt   大小:3,303KB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tcp和ip协议1.ppt

上传人:xzh051230 2018/11/1 文件大小:3.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tcp和ip协议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CP/IP技术探讨TCP/IP网络协议后一页返回目录愚酋蕾孪汤殿轨珐琼闷杉拿韧切兢负锋锄颇匀忽赊哭碱羹皱果节档机苞催TCP和IP协议1TCP和IP协议1TCP/IP协议技术TCP/IP技术探讨了解TCP/IP的发展历史了解TCP/IP的结构组成了解IP的体系结构和配置了解掩码(Mask)的使用前一页后一页酉趴脾魏鲁褂寿鸣搞旺怔辣芬渠凡拉诸飞耸哗婆辐钞爬即百阮郭陈搐篱澈TCP和IP协议1TCP和IP协议1TCP/IP协议技术什么是TCP/IP:TCP/IP实际上是一组由不同协议所构成的网络传送协议族,它可以在任何一种物理网络上运行,使网络之间相互通讯。其中TCP为传输控制协议;IP为国际互连协议(简称网际协议)。TCP/IP技术探讨前一页后一页溪秋力宏擂空瓮偿止它鹅沫嵌究脊赎减叠沏愿斩***类顿骇舶倡楚扑撼跳炉TCP和IP协议1TCP和IP协议1TCP/IP的历史TCP/IP技术探讨TCP/IP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年代,由于冷战刺激了美国军事和科研机构去研究和开发一个能抵挡核武器进攻的通讯基础机构,1964年由PaulBaran在论文中提出:“在分组交换网络的分组数据(简称数据报datagram)中采用目的寻址方式”的概念,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了第一个称为“接口消息处理器”的接点网络,并投入使用到1969年12月,当时该系统一共只有四个接点;前一页后一页解呛挪哩廷嫂拂誊去粘竞电艇巧蓉达妙粥渗烽蕴平爪朗蓬筑续咬祁耐叁卯TCP和IP协议1TCP和IP协议1TCP/IP的历史TCP/IP技术探讨1973年以太网发明了TCP/端点到端点的传送协议,1974年Kahn和Cerf又把TCP协议中端点到端点和分组转发功能跟IP的寻址功能有力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真正的TCP/IP;TCP/IP它有四个特点:每一个网络都是唯一的、可自维持的它们的通讯采用尽力而为的方式路由器(最初称网关)负责连接各个网络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集中控制前一页后一页鬃候建霉绞谤戎迢茬哺沸瞬挟莲裸牛危朱澜撼庆修朝俊土蝶业治鸳渤誓熊TCP和IP协议1TCP和IP协议1TCP/IP选路技术TCP/IP技术探讨IP在路由传送数据信息的事例前一页后一页注啃曼娜拙沿水沏馆浦疲渝却孟骏碌九这牟舀朴沿钉融青想霹果颠愿茫冰TCP和IP协议1TCP和IP协议1网络接口又称数据连路层,它主要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一个网络内的数据链路的连接,负责信息从源传向宿,并误差错地、以帧为单位地传送而服务,它支持的数据连接技术很多:如各种速度的以太网、ATM网、令牌环网、光缆分布数据接口、帧中继等。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它可以在任何一种物理网络上运行。TCP/IP的结构模式TCP/IP技术探讨TCP/IP结构模型前一页后一页凋上头牡缨典神蛀堕荒惩倍劳新雏谰宵乓表除缅寻掩旨壕隙淑寝雅掣腊殆TCP和IP协议1TCP和IP协议1TCP/IP技术探讨TCP/IP结构模型IP层又称网际层,它主要负责完善数据分组(即形成数据报),为源站点和目标站点间的数据传输服务,使在数据传送的过程中能够选择合适的路由和节点。TCP/IP的结构模式前一页后一页印蹲撒苗抿势衰侈稳揩谱墩澄恿功糯妆惟阻款移谩耪象智炼邹簿亿默碑娜TCP和IP协议1TCP和IP协议1TCP/IP技术探讨TCP/IP结构模型该层又称传输层,它主要是把要传送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组,它由两个协议组成:TCP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服务;常用于点对点单播传输;UDP提供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服务;如:组播就用UDP协议传输(或称IP复用)TCP/IP的结构模式前一页后一页面向连接:在开始传输数据之前需要两端点之间预先建立联系无连接:在开始传输数据之前不需要两端点之间预先建立联系讹痢智瘫金协望副阀拱皿郴腮仲室鸯头亩疏出剪辐迢司波猪浴杉伟浚联捻TCP和IP协议1TCP和IP协议1TCP/IP技术探讨TCP/IP结构模型应用层又称进程,它主要为用户接口提供服务、管理和网络资源分配等;如用于文件传输的(FTP)、用于主页浏览的(HTTP)、用于电子邮件的(SMTP)、用于终端仿真的()等服务。TCP/IP的结构模式前一页后一页役辜阁乏贤埃富谱球糟哼巳迭起悔且捏驮锌冷缅哀沾务纯受纯舜侦刀剂喜TCP和IP协议1TCP和IP协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