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试行)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Pipe Jacking
前言
本规范是受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秘书处的委托,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持编写完成。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委会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研讨我国顶管施工技术的实践经验,充分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参考了有关国内和国外的相关标准,邀请了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函审,在此基础上,形成初稿。2006年3月,编委会在无锡开会,进一步讨论规范的编写内容,并最终成文。
本规范分为总则、术语、顶管机选型、顶进管道、顶管工作坑的设计与施工、后座墙的设计与施工、顶管施工设备及安装、顶进力的计算、顶进施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顶管施工质量控制和参考文献共12部分。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在使用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数据收集和分析。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给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秘书处,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员如下:
主编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参编单位: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秘书处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
上海钟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国土资源部勘探技术研究所
绍兴磐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东辰岩土基础工程公司厦门顶管分公司
武汉市拓展地下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德国海瑞克公司小口径顶管北京代表处
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程研究所
主编:马保松(执笔)
参编人员(排名不分先后):
何宜章马福海蒋国盛王兆铨冯占义
朱文鉴李浩民张光列张雅春陈勇
邓化雨余为民刘畅
规范编辑工作得到了曾聪、陶永锋等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编委会
2006年12月
目录
前言 II
1 总则 1
2 术语 3
3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 6
主要内容 6
工程概况 6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8
组织机构 10
4 顶管机选型 11
5 顶进管道 14
顶进管道的基本要求 14
常用的顶进管道尺寸 18
顶进用混凝土管道 19
6 顶管工作坑的设计与施工 26
顶进工作坑的设计 26
工作坑的施工方法 30
7 后座墙的设计与施工 32
8 顶管施工设备及安装 36
导轨选择与安装 36
主顶设备及安装 37
顶铁 38
顶管机的安装和调试 39
导向油缸 40
安装止水圈 40
起重机械及安装 41
安装土方运输设备 42
泥水系统的安装 43
中继站的设计与安装 43
9 顶进力的计算 48
10 顶进施工 50
顶进施工的一般要求 50
顶管始发 52
手掘式顶管作业 53
网格水冲式顶管作业 55
挤压式顶管作业 56
多刀盘顶管机的操纵 56
土压平衡顶管掘进机操作规范 56
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的操作规范 58
挤密土层法顶管 59
注浆减阻 59
顶管施工测量和导向 64
顶管接收措施 68
施工排水 69
顶进施工记录 70
11 顶管施工质量控制 71
主要参考文献 73
1 总则
为统一全国顶管施工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确保施工质量,使顶管施工规范化,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特组织制定本规范。
当地下管道或其它管线的铺设可以通过顶进施工方法在交通、建筑、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面带来好的效益,就应该采用这种非开挖施工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敞开式和封闭式顶管施工方法,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顶管机可分为敞开式顶管掘进机和封闭式顶管掘进机两大类。敞开式顶管掘进机有手掘式、挤压式和网格式等;封闭式顶管掘进机有土压平衡、泥水平衡、混合型等型式。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预制管道的地下非开挖施工,包括常用的断面为圆形、长方形以及其它不规则形状的管道。
根据管道的材料和各自的连接方法来选择合适的管道之间的连接方法即:刚性连接或柔性连接。
对采用的顶管施工方法引起的地表变形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事先做出充分预测,并使之符合建设单位的相关要求。当预计影响难以确保对地面建筑物、道路交通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时,在建设单位的组织下,会同有关部门商定采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