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想考考自己的记忆力吗?全班按照男女生分成两组,女生记第一串数字,男生记第二串数字。准备好了吗?
(PPT展示两串数字,给学生3秒钟时间记忆)
师:停(关闭PPT)。
师:女生先回答,你们看到的数字是什么?
女生:0123456789
师:接下来男生回答,你们看到的数字是什么?
男生一下子答不上来。
师:同学们为什么女生能快速记忆,而男生却不能呢?
生1:因为女生的数字更好记,男生的数字不好记。
生2:因为女生的数字是连续的,有序的。所以能快速记忆。
师:是的,女生的数字是有序有规律的,男生的数字是杂乱无序的。所以女生能快速记忆,今天这节课就学习与规律有关的知识,数图形的学问。
出示课题并板书:数图形的学问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个学习上的伙伴,你们看看,他是谁?(出示鼹鼠图片)。你们知道鼹鼠喜欢干什么吗?
生:喜欢打地洞。
师:是啊,鼹鼠长得小巧玲珑,他特别喜欢打地洞。而且要打好几个洞口呢!每当有危险的时候,他总会选择最安全的洞口逃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小鼹鼠在逃生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趣的数学知识?
二、自主、合作、交流学习。
1、出示教材学习内容。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有几个洞口?
生:有4个。
师:小鼹鼠要从4个洞口中任选一个洞口钻进去,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谁能解释题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上台指示。
师:为了方便同学们表述,我们用字母ABCD依次表示4个洞口(点数),用线段表示相邻2个洞口间的距离(基本线段)。
师:请同学们帮助小鼹鼠数一数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可以走?
要求:画出示意图;
所有路线不重复,不遗漏;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完成,并指派代表汇报。
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带着问题(1)鼹鼠钻洞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画出示意图。(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两个问题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6分钟左右自学。自学后站起来,想一想,怎样组织好语言进行小组交流。
3、小组交流预习:每个组员分别说说鼹鼠逃生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自己是怎么数的?
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进行指导。
4、全班交流反馈:指名小老师汇报。
师:请这组的小老师先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数的?
小老师1:先数较短的线段:AB、BC、CD有3条;再数比较长的线段:AC、BD有2条;最后数最长的线段:AD有1条。所以一共有:3+2+1=6条。
(教师板书)
师:他说的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请另一组的小老师先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数的?
小老师2:先数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