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美国)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最著名的一篇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
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全书中,作者的描写和叙述很少运用复杂的修辞手法和华丽的词藻语句,
无论是对自己的生活经历的叙述,还是对老师的伟大品格的描写,作者都使用的是
白描的手法、平实的语言。然而这些家常话语却拥有真正打动人内心的力量。就像作者
本人的品格一样,真诚,质朴,让读者情不自禁的被深深打动。
推荐语
作者介绍
海伦·凯勒(1880——1968)
海伦·凯勒(HelenKeller),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
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
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
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
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
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
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是影响世界的伟大女性之
一。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主要作品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老师》等。
内容简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哑人后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对
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扔东西。
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爱等等,她是多么希望能重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寻求下,
帮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
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在沙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
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知道了爱,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
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不同的事物,比如:过圣诞节、拥抱海洋、
体会秋季和冬天等等。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在海伦的求学生涯中,海
伦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等等。海伦在学习中,由于她的
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学会了说话,写作。虽然在这过程中海伦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
情,但她并没有放弃。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功实现了她的大学梦想,进入了哈佛
大学。在她的大学生活中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繁重的功课中她非常的吃力,在老师
的帮助以及她自己的努力下,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语、法语、
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五种语言。但大学毕业后她却遇到了悲伤的事,比如:慈母的
去世。海伦后来还介绍了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伟人,比如:爱迪生、马克·吐温等等
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
背景创作
海伦·凯勒出生时,本是一个健康的婴儿,却在19个月大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
了视觉和听觉。突然变成聋盲人的海伦由于对外界的恐惧变得狂躁不安,脾气越发暴躁,
直至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家教老师——安妮·沙莉文。海伦在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凭借
自己顽强的意志,最终顺利从哈佛大学毕业。
这本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是这位美国
著名聋盲女作家的代表作。该书以自传体散文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这位聋盲女性丰富、生
动而伟大的一生。
在书中,海伦·凯勒完整地描述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
子的视角,去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目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我的人生故事记忆中的家童年的回忆找到希望沙利文老师来了美妙的大自然“爱”是什么……山中秋季阳光下的洁白开口说话
精彩片段赏析
我的人生故事——凯乐家园
这间小屋接挨伊芙格林,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在这里。
就是在这里,沙利文小姐教会了
海伦第一个单词-“水”
安妮·莎莉文的半身照。
身着白领黑裙,颈部系
一条白色领结。头发向
后并系在脑后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
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该有多好啊!这就更
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
朝气,那样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
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
又何尝不是如此?
只有那些盲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