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计算机网络高级配置》 第七讲 rip动态路由协议.doc

格式:doc   大小:1,88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网络高级配置》 第七讲 rip动态路由协议.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18/11/2 文件大小:1.8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网络高级配置》 第七讲 rip动态路由协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
第七章 RIP协议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器材、设备:
计算机、路由器、网线
教案续页第 1 页
教学步骤、内容
一、动态路由协议基本原理

(1)按运行的区域范围分为: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内部网关协议,用来在同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交换路由信息。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EGP):外部网关协议,用来在不同的自治系统间交换路由信息。
(2)IGP内根据路由选择协议的算法不同分为:
距离矢量(Distance Vector):根据距离矢量算法,确定网络中节点的方向与距离。包括:RIP路由协议及IGRP(cisco私有协议)路由协议。
链路状态(Link-state):根据链路状态算法,计算生成网络的拓扑。包括:OSPF路由协议与IS-IS路由协议。

(1)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路由以矢量(距离,方向)的方式被通告出去
距离矢量名称的由来是因为路由是以矢量(距离、方向)的方式被通告出去,其中距离是根据度量定义的,方向是根据下一跳路由器定义的。
(2)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器从对等路由器那里获取第一手信息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有时叫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或分布式数据库协议,是围绕着图论中的一个著名算法——。

(1)静态路由:无开销,配置简单,需要人工维护,适合简单拓扑结构的网络;
(2)动态路由协议:开销大,配置复杂,无需人工维护,适合复杂拓扑结构的网络。
教案续页第 2 页
教学步骤、内容
二、RIP路由协议

路由器用于判断到达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的一种路由选择协议
开发于20世纪70年代
是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P)
适用于小型网络
典型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原理、配置简单,
不能准确选择最优路径,收敛也较慢

(1)跳数(hop count):一个报文从本节点到目的节点中途经的中转次数,也就是一个包到达目标所必须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
(2)下一跳(next hop):本网上的报文欲通过本网络节点到达目的节点,如不能直接送达,则本节点应把此报文送到某个中转站点,此中转站点称为下一跳
(3)跳(hop) :报文转发的中转过程

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 ,跳数16表示不可达
跳数最小即为最优路由,跳数相同则为等代价路由
使用UDP 520端口交换路由信息
周期性更新,路由更新为完整的路由表
路由信息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加1
使用多个时钟以保证路由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三、RIP工作过程

(更新计时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