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作者 ] 张洪欣 [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头一炮”就轰开学生思想
感情的 “闸门”,使学生写作热情从此源源不断, 并在全班形成一个爱好写作的热潮, 说来似
乎耸人听闻,难以置信,但这确是我亲自做过、亲身经历的事实,决非吹嘘。 许多同行在新
生入学或新学期开始时, 爱命的题目是: “入学第一天” 、“在开学典礼大会上” 、“寒假见闻” 、
“暑假一日”等等,随便出个题,让学生“写写看” 。我却认为,第一篇作文至关重要。 “头
一炮”就必须轰开学生思想感情的“闸门” 。几十年来,我在这方面摸索积累,逐渐形成了自
己的特色。 能不能“头发炮弹”就轰开这个“闸门”呢?从实践上讲,几十年来,我教过中
学的快班、慢班,中师的普通班、艺体班、成人班等不同类型的若干班级,事实证明完全行
得通,而且效果都颇为理想。 那么,“头一炮” 究竟怎样轰开学生思想感情的 “闸门” 呢? 一、
“头一炮” 用哪发 “炮弹” ?语文的 “头一课” 应该怎样上? 人们通常总是跳不出 “常规”:
讲课本的头一课呗!讲完第一单元,单元练习便附有一个作文题嘛!殊不知,要想让学生有
话说, 就得生活——阅读——写作 “三结合”,而教材的第一课的内容, 未必是跟学生生活结
合最紧的; 第一单元练习的作文题, 也未必是学生最有话说的。 譬如: 第一单元是状物散文,
或游记散文,就不如直接写生活甘苦的文章那样容易激起感情的波澜。更何况教材的范文,
有的是时代与学生有距离,有的是地域与学生有距离,当然,我们决不能要求教材只编贴近
生活的范文,那样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应该的。但这里要说的是, “头一炮”要打开学生思
想感情的“闸门” ,就要教师去选择一些“时文” ,“时文”在这方面的效能远比书上的范文更
高。这样,就要分析你面临的新学生,哪种生活最熟悉?哪样感情如同岩浆急于喷发?“第
一课”就应该围绕他们最熟悉的生活、最急于喷发的感情去阅读和写作。 我的“第一课”就
是上成一个“读写结合”课型:先命一组最切合学生生活范围的叙事抒情题目,然后围绕这
组题目去选读范文, 讲解写作知识。 这样做, 岂不是打乱教材的顺序了吗?殊不知, 语文教
材的顺序只是个编排的顺序,而不是个“使用”的顺序。教材的编者早已提醒你: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改变它的顺序。这正如学兵法用兵法一样,兵法书的头一章,不一定是头一仗非用
不可的,头一仗用哪一章,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二、“头一炮”务必选准突破口
[!----] “头一炮”要选准突破口去“轰击” ,这就是我们平日常说的分析
学生的“甘苦”以及最想说的话,也就是叶老所说的“钻到学生肚子里”去命题。 我曾教过
1987 届的体育班, 这是一帮复习多年的高考落榜生, 主要按照其体育成绩录取到我校来上高
中中专。中师的大部分文选课文,他们在高中听过多遍,感到不新鲜;他们大部分时间在操
场上体训课,十分疲劳,所以作文根本不交,有的甚至“看穿世事” ,玩世不恭,对老师采取
调笑态度,一嘻二哈。我接手这个班后,他们已是二年级上学期,该学中师语文第三册了。
第三册第一单元,课文有《难老泉》 、《长江三峡》 、《内蒙访古》 、《上天都》、《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