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ttteee8 2018/11/3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疗效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疗效观【】目的:观察分析单独抗血小板治疗与联合抗凝治疗在心源性脑梗塞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XX年1月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心源性脑梗塞患者60例,其中观组38例(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22例(单独治疗组),观察8周后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达%,与对照组相比较,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P脑栓塞是指脑动脉被身体其他部位随血流而来的栓子所堵塞,引起脑的缺血坏死(脑梗塞)。按栓子的来源,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癌栓、空气栓子、脂肪栓等)、来源不明三类。其中以心源性栓塞最常见。心脏病有心房颤动或心力衰竭时,易有血栓形成附于心腔壁上,其碎片脱落随血流进入脑,就发生了脑栓塞,尤其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时。有统计,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较无房颤患者升高5〜6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与房颤的关系愈加密切,80〜89岁的高龄人群中,[1]。本病临床表现为常突然起病,在数秒钟或数分钟内症状发展到顶峰,是所有脑血管病中发病最快的,可以发病于任何年龄,但中老年多见;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持续时间较短,可有头痛、癫病发作。此病急性期常需联合用药。此文旨在探讨发病后恢复期住院患者的维持治疗,下面就单独抗血小板与联合抗凝治疗做个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自XX年1月XX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心源性脑梗塞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联合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单独治疗组)22例。观察组38例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4875岁,平均58岁;其中发病原因中因冠心病17例,心力衰竭15例,心房颤动6例。对照组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4776岁,平均59岁;其中发病原因中因冠心病10例,心力衰竭8例,心房颤动4例。两组从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具有可比性。临床表现以中老年多见,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数秒至数分钟发展到高峰,出现肢体无力、麻木、言语障碍,一过性意识障碍、痫性发作,眩晕,视物重影、吞咽困难等。辅助检查经头颅CT明确脑梗塞或颅脑MRI脑梗塞时内,病灶区即有MRI信号改变,呈低T1低信号T2高信号。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CD)颅内、外动脉多普勒超声可检查动脉闭塞部位,有的可发现微栓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心内病变,尤其是血栓有重要诊断价值。治疗方法一般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饮多吃水果,少食油炸富含胆固醇多的食物;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对照组抗血小板治疗,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①阿司匹林。安全及最常规的抗血小板预防用药,最低有效剂量为50mg或75mg/天。急性期可增加剂量至3⑻mg/天。用药过程不需要血液学方面的检测。②***毗格雷。每天75mg,就餐结束前与食物同服以减少对胃刺激程度。治疗组抗凝治疗:在对照组抗血小板的基础上联用抗凝治疗:①低分子肝素每次(4250-6400IUaXa),每日2次皮下给药,7-10天为一个疗程,副作用是出血。②华法令每天维持量为2〜4mg,必须作凝血检测。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2],并均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