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高中新课改的几点理解: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转变。
教法的改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转变,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向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转变,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渗透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享受学习过程,在体验、感悟、参与过程中构建知识经验。
下面是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设计的一篇教案: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以区域环境建设为题,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材先从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环保功能谈起,说明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代替的环境资源,然后分析原始森林的分布、现状及森林破坏后的严重后果。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在充分分析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的基础上来评价亚马孙开发计划和影响,最后提出开发还是保护的问题。这种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逻辑性较强,让学生理解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雨林目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传递-接受式
五、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一
导入新课:兴趣小组在一周前进行的观察、体验及生活经验或感悟介绍给大家。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安排兴趣小组对校园内的绿地和裸地的温度、湿度等进行测量和比较)
推进新课:
师:从兴趣小组的调查来看,植被数量越多,局部环境的湿度越大,温度变化越小,由此得出地表植被对局部气候的改善有显著的作用。
森林是地球上植被最为密集的区域,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代替的环境资源,在自然界中,森林除调节气候外,还有哪些作用呢?
板书:一、森林的作用
生:森林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用。此外,还具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
师:对,因此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的生态效益显著。那么,森林的分布现状怎样呢?
二、世界森林现状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动探究指导读图) 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和“世界自然带分布图”,比较并结合教材分析
课件展示:
?森林分布的成因是什么?
? ?
生:(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
师:森林是人类的保护伞,由于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森林正遭受大面积的破坏,森林破坏对全球生态环境带来那些影响呢?
生:导致全球气候失凋、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探究性活动:(目的是以事例的形式说明森林破坏的严重后果,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