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美容牙科的一般性操作规范
概述
美容牙科技术的目的是增进和改善牙齿的外形和外观。手术实施对象是牙齿及其周围组织。手术所有步骤都是为了矫正患者的畸形,所有治疗都必须考虑美观因素,很多情况下,美观是惟一目标。像口腔医学其他专业一样,在行美容牙科美容手术前,必须有完整的病历、检查、诊断和治疗计划。美学手术的效果有赖于病例选择、手术质量和患者的期望。
    美学畸形或对美的需求是非常主观的。许多手术是不可逆的,如果不能满足患者的初始美学要求,患者有权知晓有无其他替代性手术方法。医师也有义务和责任在追求美学目标时不超越患者的生理极限。医患的充分沟通有助于手术的主客观评价和手术的选择,同时也会降低风险/利益比率。
    
一、主诉
    主诉是患者感受到的牙及其周围结构的主要畸形,也是就诊的主要原因。但很多时候患者并不能清楚描述自己的主要需求。有时,畸形并不是患者自己感受到的,因此自初诊始医患就应建立良好的关系,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良好的关系对未来的治疗效果的评判也非常重要。而好的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及沟通环境是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个保证。医生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倾听患者的问题和需求。初诊时,除听取患者的主诉外,还要清楚了解患者为什么向您求医,而不是其他医生。据此可以得到非常珍贵的信息,如患者的主要担心、需要和期望。
    
二、病史
    
    (1)药物治疗史。
    (2)药物过敏史。
    (3)正常生理改变。
    (4)系统性疾病史。
    (5)体检情况。
    
    (1)现有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疾病治疗史。
    (2)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疾病史。
    (3)牙齿及其周围组织功能的改变。
    (4)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的检查情况。
    
    牙齿美容史对于医生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和最后达到预期的效果至关重要。首次就诊,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病人的“牙齿美容智商”。以前感受到畸形但未求医者,需要知道其未求医的原因。再次就诊,需要了解上次手术失败的原因。如反复美容反复失败,需要考虑患者是否适合美容。患者抱怨所有的美容牙科医师,医师应考虑拒绝患者。
    
。医生应能理解患者的欲求,知道患者的求美动机。每个患者都是一个个体,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个性需要不同的对待。医生要知道患者对畸形的态度,态度反映了患者的自我形象,而自我形象是患者外表与个性、社会层次和人际关系的总和。医师应能发现将情感或情绪问题引起的焦虑归因于口腔颌面部细微畸形的患者。
三、口外检查
    。
    。
    。
    。
    。
    。
    四、口内检查
    。
    。
    3.(牙合)分析。
    。
    。
    
五、美学评价
    
    (1)年龄特征。
    (2)性别特征。
    (3)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