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咬文嚼字2.ppt

格式:ppt   大小:848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咬文嚼字2.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18/11/3 文件大小:8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咬文嚼字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等。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咬文嚼字释义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
例子证明了什么观点
观点统帅了什么例子
分清例子和理论
1、2段例子——3段倒数一、二句
3、4李广射虎——3段倒第二句
5段推敲——5段末句
6段苏轼写诗——6段开始句
7段套板反应——7段开头句
总结段,提出希望(只有…才)
例子
理论
分析作者观点(中心观点是什么?)
1、“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2、“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第三段)
3、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三段)
4、“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第五段)
5、“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第八段)
中心观点
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要“咬文嚼字”即,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郭老改字(1、2)

咬文嚼字
(正)李广射虎
(3、4)
(正)贾岛吟诗
(5)
阅读

苏轼写诗(正)
(6)
套板反应(反)
(7)
写作


达到艺术美
(8)
欣赏品味
延伸提高
(1)文章前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这三个例子的作用是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