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谈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管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问题是质量问题,工程质量水平起伏波动,提高不快,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一些质量隐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影响着人民生命财产和水利事业发展。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是当前重要课题之一。为此,针对当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一、小型水利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
1、 工程建设技术力量薄弱、监控措施不完善小型水利工程往往由基层水利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管理,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多方面的工作,很少有时间进行专业方面的深造,导致技术水平提高较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同时质量监控方法落后,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觉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 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说服力。
2、 工程建设程序不规范
小型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单项规模较小,很少经过规划、审批,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 存在能省就省,因陋就简的意识,影响了工程质量。
3、人员不足,素质不高
对于挂靠在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督机构,由于行政公务员的编制有限,人员配备相对不足,专职质监人员配备更少。在工作上对独立设置的质量监督机构,也由于经费有限,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而且,无论是挂靠的质量监督机构,还是独立设置的质量监督机构都普遍存在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的问题。
4、 项目法人行为丞待规范
资金不到位,资金运作有问题、压价、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压缩质量成本和质量投入;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低资质、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质量意识薄弱,管理松懈,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不够;行政干预,违反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质量。
5、 费用无保障,检测难。对靠收取质监费维系工作的质量监督机构,由于质监费收费标准太低,收取难度较大, 工作费用得不到保障,特别是部分由县(区)水利局组织实施的水利工程自筹资金不到位,导致工期延误,更加大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难度。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中要求的委托检测工作,由于对项目法人开支此项经费的渠道不明确,以致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验证和随机抽检难以落实到位。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政府质量监督工作效能的发挥。
二、保证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的对策和措施建议
1、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小型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
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要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往规范有序方面发
2、 发挥质监机构作用,做好政府质监工作
小型水利工程虽然单项规模较小,但总体数量多,质量监督机构也不可忽视对其的质量监督。质量监督机构代表政府从工程质量角度对参与建设主体各方面进行强制性监督, 质监机构要加大执法力度,实行严格、公正、有效的监督, 规范工程质量行为。
3、 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行家里手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 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县(区)现有水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