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山乡大碗茶.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乡大碗茶.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8/11/3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乡大碗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乡大碗茶
浇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滕王阁文学院第三届特聘作家,就职于崇仁县文化馆,作品入选多个选本。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塘坪山泉水,罗山顶上茶。
当圩,迎面相见,笑着点头招呼,“吃水了么?”就近找一家茶店,三五乡亲四六一伙,团团围坐,每人一大碗罗山云雾茶,煤炉上冲壶开水一泡,顿时热气腾腾,醇香缭绕,混杂着不远的市集喧闹声、蔬菜瓜果香、鱼肉禽蛋味,就着几个花生瓜子,或是自炸的薯片、豆角酥(一种油炸的***芝麻小吃),谈天说地,聊古论今,讲农事唠家常,侃侃新闻道道心事吹吹胡话,直到口舌生津,两腋生风,日影西斜,狼藉满地,脸上映现出清茶般的神清气爽、平和安宁,裹着一身清香,微醺般,左一脚右一脚,担着装物品的筐箩,提着编织袋,乐滋滋慢悠悠地回家。
这是我的家乡――赣东崇仁县北部,三山、河上邻近两乡镇村民的常态。当圩日盛行喝茶,是村民们三百年来从未间断过的传统****俗,也有说一百四五十年的,他们觉得也没必要考究,只要乡亲在,有茶喝就好。哪怕物资匮乏年月,或“农业学大寨”等特殊时期,也没能让村民们停歇圩日喝茶。大碗喝茶,是他们植入骨髓一成不变的惯常生活,是村民们的精神依托。心随茶水开,身与风云闲,他们的太祖父曾祖父在一起喝茶,现在是他们,尔后是子孙,代代融入血液,世世相承而饮,相伴无常短暂的生涯。

相传,两乡镇喝茶风俗起源于清朝乾隆初年的庙会(河上镇在清朝民国时期曾隶属于三山乡)。三山乡有座古庙,居高临下,背靠森林茂密的芙蓉山、云门岭、营盘山,前面广阔无垠,溪水汤汤,左右四通八?_,是个风水宝地。庙内供大肚笑弥勒佛、王灵官马元帅和十八罗汉,“灵昭千古,福泽万方”,故此前来祭祀朝拜的人络绎不绝。清乾隆八年(1743年),龙塘村村民李细保心思活络,在庙旁建房做起生意,果然生意兴隆蒸蒸日上,于是庙房周围建房成群,自然形成商贸交流中心。每逢四月初八佛诞节、祭神庙会日,搭台唱戏,杂耍玩乐,十里八乡,邻近市县的商贩游客蜂拥而至,一时间车水马龙,昌盛繁华。人们玩腻了逛累了,找家店寻张桌,歇歇脚,喝碗茶,商议事情,交流信息,说媒拉纤,调解矛盾,沟通感情……自然而然便衍变成一家家茶水店。有了庙会的影响,大家约定俗成,每隔两天农历当圩日,各茶店皆座无虚席,好生热闹!
当地人把茶店,俗称为水店;将喝茶,惯称为喝水。家乡的茶店、喝茶的方式,皆简单、粗朴、纯粹,不像杭州、潮汕等地的小盅品茶、小杯细啜,没有像样的楼、堂、馆、所,摆设简便粗陋,更没有吹拉弹唱、茶艺茶道等悦耳助兴。村民是真正的喝茶,有空来喝,没空也要来喝。干活累了,口干舌燥,汗流浃背,身上沾着泥,好不容易来到店里小憩坐下,身边还牵着牛放着犁耙,或收获的一担谷箩庄稼。店主见此状,立马就便端出一只吃饭用的大粗瓷碗,撮两撮新近采制的罗山云雾茶,提来冲壶里沸腾的开水,就泼啦啦倾沏而下。茶在碗里应声触热瞬时绽开,大大方方,清清爽爽,哪里还来得及“洗”“泡”“浸”“斟”“滤”等花样繁琐工夫。再说,村民也等不及,沾泥的手,蒙尘粒秆屑的脸,对着碗里大肆盛开的绿茶闻几闻嗅一嗅,吸两口香,用嘴吹吹,稍凉,便驴喝起来。第一泡大口解渴,第二泡小口品香,第三泡细尝抿味。这罗山云雾茶,产自村镇边海拔近千米的罗山顶,顶上常年云雾缭绕,茶叶吸露纳英,光含仙掌露,疑成云雾顶。茶与云雾“天仙配”,茶客自然就能茗出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