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面向电子政务的分布式容灾备份系统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面向电子政务的分布式容灾备份系统研究.pdf

上传人:cxmckate1 2015/9/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面向电子政务的分布式容灾备份系统研究.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姜建军指导教师签名:饶若楠

日期:2007 年 12 月 23 日日期:2007 年 12 月 24 日
- 56 -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
确保政务数据的存储安全已变得非常重要,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在做
好本地数据备份的同时,提出了异地容灾备份需求。
目前,容灾备份的模式主要有自主建设模式和集中托管模式,按
照以上两种容灾备份模式建立异地容灾备份系统,软硬件投入成本和
运维成本都非常高昂,一般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很难独立承担。
为此,本文分析了大型城域网环境下电子政务内网的应用特点之后,
提出了一种“集中备份,分层管理”的容灾备份模型。在该模型下,
由数据备份中心基于电子政务内网构建统一的备份服务平台,集中进
行存储及设备环境的管理,而各用户单位不需要任何硬件(机房环境、
存储设备等)的投入就可以实现政务数据的异地备份,从而达到以最
小的硬件投入成本,最小的管理成本实现异地容灾备份系统。
然而,现有的国内外主流数据备份系统均不能实现这种新的容灾
备份模型。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主流数据备份系统的架构特点
之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数据备份体系架构,该架构的主要特点
就是:一对多,存储管理和备份事务管理的分离,镜像与备份相结合
实现多点存储,可插拔加密。从而满足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特殊需求,
实现“集中备份,分层管理”的容灾备份模型。
最后,本文基于上述分布式数据备份体系架构,实现了一套面向
电子政务的分布式异地容灾备份系统,该系统投入运行一年多,通过
了专家评审,为多家接入单位提供了备份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
本文的创新意义主要在于:(1)通过引入备份数据网关,实现了
备份数据流的分级传输,备份系统的层次结构更为合理,能够适应电
子政务专网这种大型的城域网络环境。(2)通过将备份服务器的备份
作业功能和存储管理功能分离,实现了备份系统的分层管理,从而满
足用户单位负责备份作业的管理,备份中心负责存储设备的管理的特
殊需求。(3)通过采用虚拟存储的技术,使得在存储设备的选型上非
常灵活,可以选用性价比非常高的 AoE 类的磁盘阵列,从而大大降低
整个系统的成本。(4)通过在备份存储层采用可插拔的加密接口簇,
实现备份系统与专用数据加密机的无缝集成。


关键词:
容灾备份,电子政务,数据复制,镜像,加密,虚拟存储

- 1 -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E-government affairs system, to prevent information data loss es
even more important. While local data backup is not safe enough, more and
more government agencies require disaster tolerated (DT) system.
There are two ways to build disaster tolerated system, one is self build
DT system and the other is third-party build DT system. But it is too
expensive for most of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to build DT system in these
two ways. Therefore, this paper raises a new DT system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