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港澳台期中作业.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港澳台期中作业.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11/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港澳台期中作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法政学院 09历史4班黄嘉敏 2009084431
论文题目:论台湾的洋务运动
作者姓名:史全生
论文要点:本篇论文主要分四个部分来写,概括说来即:第一部分主要是说台湾洋务运动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国防需要;第二部分主要谈到台湾洋务运动的时间及其每阶段的代表人物所进行的一些重大改革项目;第三部分主要是总结台湾洋务运动的特色;第四部分则是分析台湾洋务运动以官办形式为主的原因。
19世纪60~70年代间,当洋务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的时候,台湾由于是后开发区,没有引起清廷的重视。但自1874年的日本侵台事件和中法战争以后,台湾的战略地位就愈显突出。清廷为了加强台湾海防,也在台湾开展洋务运动,先后兴办了约20余家企业。
按台湾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一)1875~1884年,台湾洋务运动的开始。该阶段主要是在丁日昌福建巡抚任内所开展的几项洋务活动,亦即他在1877年初的奏折中所提出的轮船、电线、矿务等内容,其中开展最早的即为矿务。(二)1885~1891年,台湾洋务运动的高潮时期。该阶段主要是刘铭传任台湾巡抚期间,他所主办的洋务项目主要有:;;3. 创办轮船公司和邮政;4. 建造台湾铁路;5. 建造基隆港。(三)1891~1895年,台湾洋务运动的尾声。1891年刘铭传去职后,继任台湾巡抚邵友镰采取了收缩政策,当台湾铁路建到新竹以后即奏准清廷宣告停工,伐木局也一并停办,就连刘铭传已经筹设而尚未动工的一些项目也一并去销,从而使台湾的洋务运动进入了尾声阶段。
台湾自1875-1895年间,先后兴办了一二十个洋务项目,成为全国之冠,不但发展势头较快,并形成了自己一系列的特色。台湾洋务运动的这些特色主要有:1. 比较注重基础设施,因为基础设施是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先决条件;2. 比较注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用和开发;3. 台湾的洋务运动还与台湾的“抚垦”即招垦“抚番”结合在一起,将“抚垦”纳入国防建设的范畴之内。
19世纪70、80年代,台湾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带动了整个台湾经的全面发展,将台湾经济推向了近代化的进程,但台湾的洋务运动也还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的
。与同期的大陆相比较,台湾此时的官办形式就是其局限之一。照成这一局限的原因主要是:一是由于台湾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后开发区;二是台湾对外开放较迟。台湾的洋务运动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但其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发表刊号: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接厘菇储敖宙佣睁慌脊誊暗蛛漫绿碴空很绚硒笨究荚蹦红黔拥封糯问勋圃贡娇志掣让钙横郧惟剔吟颖局篡嚎橱晤超搞利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