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开封教育试点法学本科毕业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开封教育试点法学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rita291961 2018/11/5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开封教育试点法学本科毕业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开封教育试点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情事变更原则
姓名李西昌
学号 041030101
学校开封电大
指导老师胡巍
写作时间 2005年11月
目录
内容摘要………………………………………………………………………………1
引言……………………………………………………………………………………1
一、理论基础…………………………………………………………………………1
(一)、情事变更原则的历史沿革…………………………………………………1
(二)、情事变更原则的理论依据…………………………………………………2
二、情事变更原则的基本内容………………………………………………………3
(一)、情事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3
(二)、情事变更原则适用的法律后果……………………………………………4
1、变更合同……………………………………………………………………4
2、解除合同……………………………………………………………………4
三、情事变更原则与相关法律规则的比较分析……………………………………4
(一)、情事变更原则与不可抗力规则的比较……………………………………4
(二)、情事变更原则与诚信原则的比较…………………………………………5
(三)、情事变更原则与商业风险的比较…………………………………………5
四、国外立法对待情事变更原则的态度……………………………………………5
五、我国<<合同法>>对待情事变更原则的态度……………………………………6
六、支持确立情事变更制度的理由…………………………………………………6
七、立法建议…………………………………………………………………………7
八、应注意的问题……………………………………………………………………8
参考文献………………………………………………………………………………8
内容摘要: 情事变更原则以消除显示公平后果、平衡当事人之间利益为主旨,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现代民法的重要、特别的规范,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情事变更原则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我国<<合同法>>却以时机不成熟等为由未对其加以确认,造成法律漏洞。本文拟从历史沿革、理论依据、内容及与相关法律规则的区别四方面对其加以全面阐述,说明支持其立法的理由,并提出相关建议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情事变更原则诚信原则不可抗力商业风险法律漏洞
论情事变更原则
引言
情事变更原则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致使合同赖以生存的基础或环境发生了异常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将对一方当事人产生显失公平的结果时,当事人可以要求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制度原则。该原则是作为对“契约神圣原则”、“契约必须遵守原则”的补充和限制而发展起来的,其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已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合同法>>尚未将之纳入,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在此,笔者试图就这一问题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场观点。
理论基础
情事变更原则的历史沿革
以史为鉴,要分析论述情事变更原则,首先应了解一下其历史沿革。情事变更原则起源于12至13世纪的注释法学派著作<<优帝法学阶梯注释>>中的“情事不变条款”,既假定每个合同均包含有一个具有,若缔约时作为合同基础的客观情况不再存在,则准予变更或解除合同含义的条款
。到了16、17世纪,自然法思想兴盛,“情事不变条款”得以广泛适用,而在18世纪后期,由于其适用过于泛滥,遭到批评,而受冷遇。19世纪初历史法学派大行其道,极力抨击自然法思想,该条款亦不幸免;而后分析法学派强调实证法,主张形式主义,重视合同严守原则和法律秩序的安定,使情事不变条款愈加丧失其地位。而随着一战、二战的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消亡,世界各国日益认识到情事可变的不可避免和情事可变原则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情事变更原则得以确立并在宣判实践中被广泛适用,最终成为当代民法的特别规范。
情事变更原则的理论依据
有关情事变更原则的理论基础,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属于当事人意思表示的附加条款,认为当事人的意思中含有某种情事正常的条件因素,如发生情事不相适应,表示人对于相对人基于原意思所主张的请求权得为抗辩。英美法上的默示条款理论基本上属于此说,并一直盛行到19世纪下半叶,但因其与情事变更须为不可预见的事实相矛盾,故现在已少采用。
二是法律行为基础说。该说是由德国学者奥物曼于1929年在其著作<<法律行为基础>>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法律行为基础是缔结法律行为时,当事人一方对于特定环境的存在

最近更新

超声波盲人探路仪的设计 22页

精品解析:河北石家庄市42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整.. 21页

健康养生--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之道 8页

神奇的微生物 36页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课件 63页

精品解析:山西太原市外国语学校数学七年级上.. 23页

精品解析:四川遂宁市第二中学校数学七年级上.. 22页

精品解析: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数学七年.. 20页

第四次月考滚动检测卷-重庆长寿一中数学七年级.. 22页

企业并购策略——产业整合的思考 11页

皮肤病学之银屑病 52页

第四次月考滚动检测卷-湖南长沙市实验中学数学.. 22页

癌痛规范化的护理管理 45页

云计算服务合作协议书 10页

主持人劳动合同 9页

电解质紊乱护理 56页

个人电子产品贷款合同 9页

第四次月考滚动检测卷-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数学七.. 19页

第四次月考滚动检测卷-乌龙木齐第四中学数学七.. 24页

第二次月考滚动检测卷-重庆市巴南中学数学七年.. 19页

现代医学发展趋势 19页

热射病的诊断与治疗 34页

第二次月考滚动检测卷-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数学.. 20页

第二次月考滚动检测卷-安徽合肥市庐江县二中数.. 21页

第三次月考滚动检测卷-黑龙江七台河勃利县数学.. 23页

第三次月考滚动检测卷-湖南邵阳市武冈二中数学.. 21页

第三次月考滚动检测卷-江西上饶市第二中学数学.. 22页

第三次月考滚动检测卷-广东江门市第二中学数学.. 24页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培训教材 15页

第三次月考滚动检测卷-四川泸县四中数学七年级.. 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