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浅析新农村规划建设实施策略.docx

格式:docx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新农村规划建设实施策略.docx

上传人:doc2088 2015/9/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新农村规划建设实施策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新农村规划建设实施策略
——以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隔离的格局越来越突出和固化,城乡发展呈现矛盾的局面。一方面是城市化带来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日益凸显,另一方面,趋城市化导致农村劳动力锐减,农村建设的无序及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农村这个寄托我们乡愁的地方,一失昨日的美丽与繁荣,日渐凋零、衰败。农村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发源之根和社会发展之本,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社会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与持续繁荣,关键取决于农村。如果不改变农村衰败凋零的现状,允许城乡差别继续拉大,社会结构的失衡就难以避免,这将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安全。不论是国家层面的“三农问题”、“美丽中国”、“四化同步”而或是我省“荆楚派”新农村的研究,都赋予了我们努力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以休闲旅游为主导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博克景观通过对国外新农村的详尽研究以及对国内较成功新农村的实地调研,提出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导向建议,对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要点及难点进行梳理,并提出实施建议,以期通过不断的研究、完善,抛砖引玉,为我省荆楚派新农村乃至全国新农村规划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帮助。
关键词: 新农村模式要点难点
第一章概述
新农村的概念
"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新房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新设施"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新农民"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即"四有农民",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概念
2014年2月24日,在第二届中国新农村·万峰林峰会——新农村建设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发布中国“新农村”创建模式。这些模式是产业发展型模式、生态保护型模式、城郊集约型模式、社会综治型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渔业开发型模式、草原牧场型模式、环境整治型模式、高效农业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十大创建模式。
其中与城乡联系更紧密,受众面最广,最能满足人们文化精神需要,体现乡愁气息最浓, 可操作性也更强的休闲旅游型模式是本文所讨论内容的案例及事实基础。休闲旅游型新农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距离适中,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它通常也会有较多的表现形式,如后文会提到的安曼法云度假村、裸心谷度假村、南京江宁横溪石塘村等都具有各自的特色。
第二章调查与研究


1)趋城市化现象严重,农村和农村人的自卑心理导致其抛弃传统文化与传统村落现象发生;
2)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差,缺乏发展动力和机会,人口持续流失;
3)传统农耕产业的凋落;
4)村落生态环境的恶化;
5)村落建筑肌理的改变;
6)农民保护传统意识淡薄,自发改建扩建对村落的破坏;
7)对自然地形地貌的忽视导致村落景观风貌的破坏;
8)村落文化遗产的消失;
9)旅游开发层次较低;
10)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图2-1 村落建筑肌理的改变
图片来源:网络
图2-2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
图片来源:网络

1)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a)沿公路建设;
(b)密度不合理;
(c)设施不配套;
(d)生态被破坏;
(e)建筑结构粗劣等。
2)理论指导和规划手段缺乏综合性思考
(a)规划没有很好的结合农村实际以及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随意改变地形地貌,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丧失农村地方风格。
(b) 规划不全面,为达到图面美观效果,要求道路横平竖直、房屋整齐划一,缺乏文化休闲场所、给排水系统、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设施的规划,对于关系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的选址、消防设施的安排、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畜分离等较少涉及。
(c)没有尊重村庄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没有根据地域、资源、经济水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