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利用PAM100,荧光成像系统测量叶绿素荧光
实验原理及一些参数的意义
荧光的变化反映光合与热耗散的变化。
光化学淬灭(Photochemical Quenching):由于光合作用引起的荧光下降,反映了光合活性的高低。
qP=(Fm’-Fs)/Fv’=1-(Fs-Fo’)/(Fm’-Fo’) (基于“沼泽模型”)
qL=(Fm’-F)/(Fm’-Fo’)·Fo’/F=qP·Fo’/F (基于“湖泊模型”)
非光化学淬灭(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由于热耗散引起的荧光下降。
qN=(Fv-Fv’)/Fv=1-(Fm’-Fo’)/(Fm-Fo)
NPQ=(Fm-Fm’)/Fm’=Fm/Fm’-1 ,不需测定Fo’,适合野外调查
qN或NPQ反映了植物耗散过剩光能转化为热的能力,反映了植物的光保护能力。
Fv/Fm =(Fm-Fo)/Fm : PS II的最大量子效率,反映植物潜在最大光合能力,-,当植物受到胁迫(Stress)时,Fv/Fm显著下降。
ΦPS II = Yield = (Fm’-Fs)/Fm’= ΔF/Fm’= qP·Fv’/Fm’: 任一光照状态下PS II的实际量子产量(实际光合能力、实际光合效率)不需暗适应,不需测定Fo’,适合野外调查。
Y(NPQ)=1-Y(II)-1/(NPQ+1+qL(Fm/Fo-1)):调节性能量耗散,PS II处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若Y(NPQ)较高,一方面表明植物接受的光强过剩,另一方面则说明植物仍可以通过调节(如将过剩光能耗散为热)来保护自身。Y(NPQ)是光保护的重要指标。
Y(NO)=1/(NPQ+1+qL(Fm/Fo-1)):非调节性能量耗散
PS II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若Y(NO)较高,则表明光化学能量转换和保护性的调节机制(如热耗散)不足以将植物吸收的光能完全消耗掉。也就是说,入射光强超过了植物能接受的程度。这时,植物可能已经受到损伤,或者(尽管还未受到损伤)继续照光的话植物将要受到损伤。Y(NO)是光损伤的重要指标。
P:光合速率,即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
Pm: 最大光合速率,即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
a:初始斜率,反映了光能的利用效率
b:光抑制参数
Ik=Pm/a :半饱和光强,反映了样品对强光的耐受能力。
AL:作用光 ML:检测光 SP/P+Fsp:饱和脉冲光
注:光化学淬灭可以被一种短饱和脉冲光(-1 s)暂时完全抑制,剩余的荧光淬灭就是非光化学淬灭。(叶绿素a荧光理论及其应用张西斌)
实验步骤
Dual-Pam100的操作步骤
参数调整
打开Dual-Pam100的界面,更改下面参数:
Mode:fluo+P700;
Means light:fiuo-int=10 P700-int=5
Act light: -int=17 Far red light=5 Width=40s Sat pulse: P+F+sp--int=10;
,进入界面,再点edit进行下面参数的编辑:
Int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