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潜入商丘古城.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潜入商丘古城.doc

上传人:lrrfsyq836 2015/9/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潜入商丘古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潜入商丘古城

1986年,商丘古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与它同时期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还有37个,其中包括平遥、丽江这般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古城旅游标志性级别的地方。
当一座古城变得万众瞩目,人们往往更容易将目光聚集在现代人所赋予它的特质上,而它本来的面目,则在这些标签之下,被人忽视。好在商丘古城,还不曾有诸多这些『身外之名』。去到这样一座古城,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属于它本身尚未被后天过多雕琢的质地。
现在的商丘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来到古城,继而发现,在现存古城之下,埋藏着至少6座古城遗址,这一奇态被专家称为『城摞城』。2011年,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邓辉教授来到古城,心中满是惊喜,他发现,,自明以降,几百年来每一个时期的建筑形态都有留存,这样的传承和延续无疑非常珍贵。
古城的旅游价值在哪?潜入商丘古城,体味其五百年的今生记忆和三千年的过往历史在这一座小城中的交融,就是旅行至此的最大魅力所在。借眼“看”古城前世
一座城池的历史就像是一个人。他的前世今生,他所经历的世事变幻,跌宕起伏,毁灭重生,就像一个漫长而隽永的故事。商丘古城近五百年的今生,在地面之上都能寻踪索迹,而若要往更久远的年代追溯到它的前世,则要向土地之下,更深处去追寻。
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航拍照片上,发现商丘古城的南半部地下有两段交叉叠压的城,这一发现让他欣喜不已。1994年,他组织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商丘进行考古发掘,在一层层黄河淤积的泥沙之下,找到了从上至下叠压着的宋代应天府城、隋唐时代宋州城、汉代睢阳城和西周宋国都城遗址。通过进一步的挖掘探究,古城地下“城摞城”的奇态渐渐被世人所知:在商丘古城地下,堆叠着早自春秋、晚至明初至少6座城池!
当我来到古城,想象着它漫长而璀璨的过往正在这一方土地之下,以各种形态堆叠成一座巨大而原始的立体时空博物馆,此时此刻,借张光直先生之眼所“看”到的古城前世,跳脱了尘落于故纸堆中的枯燥文字,开始变得无比鲜活而丰富。
1982年,国家公布了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又公布了38个,商丘即为这第二批之中的其中之一。其他大多数古城,虽都有丰厚的历史,但鲜有如商丘这般的“城摞城”,是什么造就了这一独特的历史奇态?
一座城池的毁灭,首先最有可能源自战争。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侯方域曾说,“豫州乃天下之腹心,而归郡又豫省之腹心也。”归郡是归德府,即商丘古城明时的称谓。这里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塞,古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从今天城楼上悬挂的横匾就可窥见一斑:东城楼,“徐淮保障”;西城楼,“关陕襟喉”;南城楼,“南通古亳”;北城楼,“北门锁钥
”。如此险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一个战火纷飞之地,汤伐葛伯、楚侵睢城、刘秀战梁、黄巢围宋、太平军攻占归德府……
战争毁灭古城,而将古城深埋于地下的,最终是自然之力——具体到商丘古城,是泛滥的黄河之水。南宋时期,黄河从豫北改道豫东,此后流经商丘七百多年,常常决口成灾。洪水泛滥,水退后泥沙淤积。如今的商丘,西起民权县的坝窝,东至虞城县的小桥集,有全长144公里的黄河故道,它们正是将古城埋藏于深地之下的始作俑者。黄河故道风景区里的天沐湖,如今水面一片碧绿,我们泛舟于湖中,水草荡漾,白色的荷花在六月里已半开,偶尔几只水鸭子成双成对,往远处芦苇丛里游去。摇着桨的船夫告诉我们,到了冬天,这里还会有很多水鸟来此停留。然而时间若倒回几百年前,眼下这片澄碧之地却是另一番景象,可以想象,水是浑黄的,挟裹着厚重的泥沙,无所顾忌地奔突于这片土地。当时的黄河离古城相距不过二十几里,每次出现决口改道的险情,泛滥的黄河水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商丘古城掩埋在黄沙之下,侵吞一切繁华盛世。慢工出良城
2012年7月,商丘市下了一场暴雨,1小时内降雨量达140毫米,新区里一片汪洋,人们在微博上吆喝着亲朋好友“出去看海”,而古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用古城居民的原话来说,“积水最深处只到脚踝,雨一停,两分钟,完事。”
即使以现代先进的技术为参照对比,几百年前古人设计的排水设施留存至今,仍体现着其优越性。中间高、四周低,略向南倾斜,形如龟背的形状使雨水能迅速流出。在距古城中轴南北大街东西各200米之处,是两条水道街
——它们比一般的街道要低,我们顺着水道街往南径直走到城墙,只见两扇半圆形的大水门,每逢暴雨,全城汇集到水道街的雨水,正是通过这两扇水门,流进南城墙外的护城河中。据古城人介绍,后人重修过的路段现在反而会积水,新修之路和古人所修看似无甚区别,实际上古人过去设计好的排水的角度已被破坏了,哪怕只是微妙的差别,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足见五百年前古人设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