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前瞻心肺复苏指南.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前瞻心肺复苏指南.docx

上传人:2890135236 2018/11/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前瞻心肺复苏指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瞻心肺复苏指南(2010年版)
目前, 《心肺复苏指南》的制订主要以同行共识为基础,2005 年的《心肺复苏指南》中, 仍存在较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现摘录介绍美国 Weil 危重医学研究院文章关于AHA正着手制订 2010 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预定将于 2010 年 10 月正式出台。( 见图1 ) 与 2005 年指南比较, 新指南的主要变动包括心肺复苏的优先次序、低温治疗, 以及复苏后管理等三个方面。40 多年过去了, 心肺复苏(CPR) 的预后仍令人失望, 无论院内还是院外心跳骤停的预后改善均不尽人意。
(一)心肺复苏优先次序的选择
专家达成的共识:目前专家已对在心跳骤停后及早除颤的重要性达成共识, 现有指南建议当院外心跳骤停事件被目击或者发生院内心跳骤停事件时, 假如在现场可以立刻获得 AED 或者人工除颤器, 急救人员应当立刻进行CPR(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和尽早使用除颤器; 当院外心跳骤停事件发生时未被目击, 尤其是快速反应时间超过 5 分钟者, 推荐先给予 CPR 然后再给予电击除颤。优先除颤还是做 CPR ,在临床工作中, 如何界定心跳骤停的早期和晚期比较困难, 而且统一用某个时间点来界定优先除颤还是 CPR 的先后次序难以反映个体的差异性。
近年来对心室颤动(VF) 波形的研究进展给选择除颤的时机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表明,ECG 波形与心肌的血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这样就可以根据心室颤动(VF) 波形决定先行胸外按压还是先行电
击除颤。如果电击除颤很有可能终止当前的VF, 那么就应立即除颤; 相反, 如果当前电击除颤终止VF 的可能性低, 那么立刻进行CPR, 改善冠脉灌注, 准备电击除颤, 这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最优先考虑措施。
Weil 心脏医学研究院近年对于VF波形的分析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开发出了组合心电波形幅度与频率数值的幅度谱面积(AMSA) 技术, 根据 VF 波形分析决定优先除颤、还是先行 CPR 后再除颤。因此, 除颤不再是仅依据心跳骤停事件发生时间或者急救人员的个体经验简单估计。整合 AMSA 技术的新一代智能商品化自动体外除颤器现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当 AMSA 分析表明当前的 VF波形已达到除颤阈值, 将提示医务人员给予除颤, 否则的话不考虑除颤, 而是继续给予CPR 。AMSA 技术用于除颤治疗有望能在 2010 年的心肺复苏指南中得以推荐。
(二)亚低温治疗
低温是指恒温动物体温低于正常的状态。与体外低体温不同, 低温治疗是指控制性降低机体体温。
众多研究表明, 低温治疗具有多重保护效应, 可以同时作用于脑缺血级联损伤反应的多个靶点, 其主要保护机制包括保持脂质膜流动性、抑制破坏性酶反应、降低再灌注期间脑低灌注区的氧需、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脑水肿和细胞内酸中毒等。有研究发现低温治疗不但可以减少脑缺血后神经元细胞凋亡, 还可以减轻脑白质损伤同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据报道低温治疗应在缺血损伤后尽早进行
, 开始越晚, 治疗效果越差。另一方面, 由于缺血后损伤过程往往持续数天, 因此延长低温治疗的持续时间可能对患者有益。
目前, 无论是院外还是院内, 心肺复苏的质量均不尽如人意, 且复苏成功后的脑损伤也很常见。低温治疗有望成为新的复苏措施之一, 改善心跳骤停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