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胎儿大小多少的逻辑.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胎儿大小多少的逻辑.doc

上传人:lxydx 2015/9/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胎儿大小多少的逻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胎儿大小多少的逻辑
小时候和小朋友玩,我经常自以为是地吹牛,面对着一群炕头上出生的同伴们说:“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吧?回家问你妈去。姑娘我一生下来就八斤高高的。”
这个牛皮吹了十多年,终于在我自己当了大夫,开始了我的专业接生婆事业以后,才知道什么叫年少无知,牛皮不攻自破,自此,优越感消失殆尽,而且对我妈和我自己的健康前程充满了担忧。
中国人的足月新生儿体重应该在五到八斤之间。五斤以下太轻,老百姓多会觉得这种孩子先天不足,要是八斤以上,人人看了都会露出惊讶和欢喜。其实,这些大胖孩子在医学上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巨大儿”,归类为病孩儿。
一部分巨大儿是母亲孕期营养过剩的产物。还有一部分巨大儿和种族、遗传等因素有关。很大一部分巨大儿,其实是母亲的身体出了问题。
早晨交班,龙哥把当天的报纸往桌子上一摔说:“现在的媒体记者真敢瞎说八道啊,一点专业素质都没有,不明白的事儿起码翻翻书,学****点相关知识,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优生优育知识的,也应该知道不能这么报道啊!”
我把报纸拿过来一看,原来是说某国外孕妇产下十斤巨婴,母子平安,还说什么伟大母亲赞扬钦佩云云。
龙哥说:“欧美妇女本来人高马大,十斤的孩子,当然顺生的几率大。他们这么一宣传,咱产科大夫以后更没法干了。”
我说:“就是,这个报纸上还说这个妈妈已经生过两个娃,说明她是经产妇,产道本来就松弛,当然好生了。看看咱们中国的产房里,绝大多数都是第一胎。对于中国女性的小体格来说,别说十斤,生个七斤以上的就够折腾一阵子的了。”
琳琳在一旁也跟着撇嘴:“分娩巨大儿本身就是母亲将来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诱因,现在母子平安,再过二十年试试。就算这个妈没事儿,能说明所有生这么大孩子的妈都没事儿吗?这些媒体就是脑子进水,不借此良好机会向老百姓宣教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孕期健康饮食和巨大儿的防治,还说什么英雄母亲!”
我暗地里倒吸一口凉气,自从进了妇产科工作,我虽然胡咧咧了不少自己的糗事八卦,好在对自己巨大儿出身这件事一直是守口如瓶。否则,我的同事表面上会说,小张你够棒的呀,或者会说,小张你妈够棒的呀,其实,他们心里可能在想,你丫原来是巨大儿,石膏一样的外强中干,生下来的时候没犯低血糖昏过去吧?你妈妊娠糖尿病吧?你妈现在咋样了?三高差不多齐全了吧?
龙哥说:“书归正传,你今天下夜班,少睡点觉吧,写一篇科普,就叫《巨大儿的困惑》,发给健康报,咱们专业人士不能坐视不管,要发散点儿正能量给他们看看。”我满口应承。
晚上,我一边翻资料,一边组织语言,一边后怕,我这个巨大儿没准真让我妈生了三天三夜,我脑袋里头弯弯绕少,考虑事情不会转弯,是不是生的时候脑袋挤过?我这个巨大儿的肺不如别人成熟,生下来的时候,是不是呛到过羊水?肺进水和脑子进水哪个更可怕?我的大脑袋生出来以后,幸亏肩膀也跟着出来了,否则来个肩难产就惨了,那样的紧急关头,助产士为了救我小命,生拉硬拽的没准锁骨骨折,结果一出产房,就得住进骨科病房,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骨科小病号。我胳肢窝肩膀头附近的臂丛神经没给扯伤了也够侥幸,要不我半边胳膊抬不起来,别说我心爱的篮球乒乓球了,伸筷子夹菜估计都困难,更别说当大夫耍手术刀了。
我把自己吓得满头大汗,我又想到我妈。她那么胖,肚皮上三个游泳圈,又生过我这个巨大儿,等老了一定会三高,就算血脂不高,血压不高,高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