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伊凡伊里奇只死读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伊凡伊里奇只死读后感.doc

上传人:taotao0a 2018/11/7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伊凡伊里奇只死读后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如夏花死若秋叶
——读列夫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有感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题记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一部重要的作品;它是一部处于古典和现代之间的表现死亡主题的伟大作品。作品用回忆的方式形象生动的描写了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心路历程,用最细腻的手法刻画出一个垂垂死矣的病人从对死的回避恐惧到最后的坦然接受。让我们所有活着的人明白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死亡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一件事情,提醒我们只有思考过死,才能更好的活。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一部震撼人心的艺术杰作。托尔斯泰淋离尽致地描述了常人对死亡的掩盖与逃避。伊凡·伊里奇有着许多人都羡慕的家庭背景。他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美好,是个清廉的法官待人谦恭有礼、举止温和儒雅。事业上意气风发、平步青云。家庭上有一位漂亮的老婆,还有一双儿女。生活一直过的合乎他自己的理想:快乐而又体面。在常人眼中伊凡伊里奇的生活似乎代表了所有普通人对生活的向往。也许正是这种看似很体面的生活才使得他在面对死亡时选择逃避排斥甚至否认。
伊凡伊里奇发现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之后他觉得自己“生活在死亡的边缘上,而且孤孤单单,没有一个人了解他,没有一个人可怜他。”他躺在床上想,“他们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愿意知道,谁也不可怜我。他们在玩。(他听见从门外传来的远远的歌声和伴奏曲)他们对一切对置之漠然,可他们也同样是要死的。我先死,他们后死;他们也一模一样。可是他们却在洋洋得意。”愤怒在窒息着他。他有时在床上哭,“他哭的是自己的孤苦无告,自己的可怕的孤独、人们的残酷、上帝的残酷、以及上帝的不存在。”我们从他面临死亡时的感受可以知道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时他是矛盾无助的。他开始变得不相信别人,因为没人能代替他死,没人能代替他承受这一切痛苦。他们根本就不了解死亡逼近的痛苦,又如何能帮助到他呢?
反过来看看我们自己,当你的朋友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真的能理解他的痛苦吗?我们除了安慰又能说些什么呢?而我们的安慰是真的安慰吗,或许只会让他更痛苦吧。因为死亡似乎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毫无关系,也不会有关系,它只是某种在外悬浮不定的遥远的事件。因其遥远而不确定,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死亡甚至成了某种几率事件,那么现在既然有人不幸撞上了,就没有理由再让
“我”碰上,有些人会这样想。即便有亲友死了,这些人在感到悲伤之际,同时也很“自然”地感到庆幸:死的是他而不是我。他人之死在常人心中唤起的死亡问题转瞬之间又变成暧昧的几率事件。所以彼奥特在惊恐之余很快就平静下来,并且带着一种轻松而好奇的心情向死者遗孀询问伊凡·伊里奇的详细病情,好象死亡只是意外而奇怪地发生在伊凡伊里奇一个人身上,而绝对碰不到他自己。作者还写道,当听说主人公的死讯,每个同事“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人的死,对于诸委员本人或者他们的熟人的职务上的升迁,会有怎样的意义。”“还使所有闻讯的人产生一种庆幸感:死的是他,而不是我。”他写到同事去死者家里安慰其亲人,说那只是尽一种礼节,是“装腔作势”,而且点出他们心里想的还是晚上的牌局,说死者的亲属关心的是抚恤金的问题。这一切的一切已经证明这种庆幸的想法不是偶尔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了。因此,不能怪伊凡伊里奇甚至是其他垂死的人变得不相信别人。这种消极想法虽不值得主张,但根本原因是因为人思想的腐朽不堪导致这种消极想法的出现。但是我心中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