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改“鸭脖子”
武汉的特色小吃鸭脖子,以其味微辣、有嚼劲、易携带等特点成为汉产小吃的一朵“奇葩”。据统计,武汉从事鸭脖子生产和销售的业主不下百家,在这其中,做餐饮的吴正良老板对鸭脖子更是情有独钟,观念超前。在对原有的鸭脖子实施了3项重大的“改造”后,初探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变味道
武汉人喜欢吃辣、味重,认为辣才有味。然而,这种味道却成了外地客享受这道美食的“拦路虎”,许多外地人对吃辣较难认同,有时在餐桌上觉得辣得受不了,碍于主人的情面,只好拼命地喝水来冲淡辣味,这当然也影响了吴老板所开餐厅鸭脖子的销售量。
吴老板是个有心人,他不仅开餐厅,还有自己的卤味加工点。别人按本地口味加工,他却为适应外地消费者的特点,减轻了鸭脖子“辣度”,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还把鸭脖子做成了甜味。这些“变异”的鸭脖子上市后,果然受到了外地客户的欢迎。武汉本地人和外地客在他的餐厅聚会,各吃各的,各得其乐,餐桌上气氛热烈,鸭脖子的销量也因此大幅上升。
二改包装
正因为鸭脖子不愁销路,大多数卤味加工点或餐馆对它的运转流程不太讲究。从宰杀、加工、卤制到上柜,几乎没带什么包装。这样一来,鸭脖子成了大路货,不为一些讲究的食客所看好。一些生产者为了追求鸭脖子好的
“看相”,还会加一些色素,这实际上堵了鸭脖子的销路。还有一点是,很多店家出售鸭脖子时,只用普通塑料袋套装,这对南方气温较高的地区和城市来说,不宜存放。
吴老板肯动脑筋,也意识到对顾客不欺不瞒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强。不加色素的鸭脖子呈浅红色,在透明的塑料袋里装起来不怎么好看,但吴老板在包装上专门作了说明。下一步他想找志同道合、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引进杀菌、真空包装等系列设备,使鸭脖子的包装锦上添花。
三增品种
由于鸭脖子的市场需求量大,很多销售商争抢这道“黄金菜”,因此导致本地货源偏紧。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