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8/11/7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能力,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
   2、学****本文的讽刺语言与作者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3、通过本文学****要使学生领会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欣赏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
   2、欣赏幽默、讽刺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1、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塑造。
   2、幽默讽刺的语言艺术。
   四、教学设计
   1、课时数:两课时。
   2、教法:赏读法。
   3、初步设想。《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十九世俄国著名小说。学****这篇小说,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意味,通过学****还要使认识到胆小保守的危害性。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任务
   1、介绍作者及小说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有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他的“套子”是什麽呢?他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位人物的命运。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俄罗斯,沙皇政府实行专制统治,这种专制主义,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而且到处都有耳目,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的迫害;但是,在当时,民主和自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
   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是作家以故乡塔干洛格初级学校一个教员兼学监狄诃诺夫为原型塑造的。契诃夫对黑暗的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知识界做了长期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把知识分子中的“狄诃诺夫”们的思想性格和****惯集中起来进行艺术概括,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艺术形象。
   (可用幻灯或电脑显示以上资料。)
   三、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情节,讨论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节):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惯和思想性格。
   第二部分(5~倒数第三自然节):写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恋爱及最后失败。(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三部分(最后两个自然节):写别里科夫之死。埋葬了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别里科夫”。
   四、要求学生细读第一部分,讨论中写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那些“有形的
   和“无形的”套子?他为什麽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学生默读,找出关键词语,然后展开讨论。)
   [明确]
   生活方面的“套子”(有形的):
   (1)衣着打扮:晴天穿雨鞋和雨衣、带雨伞;脸藏在竖起的领子里;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耳朵眼。
   (2)生活****惯:把雨伞、表、削铅笔的小刀等统统装在套子里;一坐上马车,总要支起车蓬;睡觉蒙头;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思想方面的“套子”(无形的):
   喜欢歌颂过去;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只相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对不和规矩的事闷闷不乐;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千万别闹出什麽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