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新北师大版《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北师大版《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11/7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北师大版《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主备:王志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4,P25“练一练”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
2、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活动中,探索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4、在合作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体验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数数、数学符号等方式,初步体会加法(合并在一起的)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一种学****用品:“细长身体黑心肠,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二、探究学****体验意义
1、有几支铅笔
(1)(课件出示图一)你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课件出示图二)现在笑笑怎么做了?(突出“合起来”)
让我们跟着笑笑做一遍这个动作。
(3)做完这个动作,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4)揭示课题:《一共有多少》
(5)现在笑笑手里一共有几支铅笔?你用什么方法得出是5支的?
2、有几只熊猫
(1)同学们还想不想猜谜语呢?猜一种动物:“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看看大熊猫(课件出示情境图)。
(2)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谁能用数学图形来表示这3只吃竹子的熊猫呢?
生:用3个圆形表示3只在吃竹子的大熊猫。(板书“○○○”)
师:用数字多少来表示?
生:3(板书“3”)
能不能也用数学图形表示这2只大熊猫呢?
生:用2个圆形表示2只在玩皮球的大熊猫。(板书“○○”)
师:用数字多少来表示?
生:2(板书“2”)
(4)课件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大熊猫?为什么是5只,说说你的想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把○用红色的圈圈起来。)
师:一共是5只。(板书:5)把3和2合起来,我们可以用这个符号“+”来表示,我们把它读作“加号”。( 板书加号后引导学生边跟读边书空两次)
师:这个算式读作:3加2等于5,(板书)指名读、齐读。
(5)师:现在,在这个加法算式中3代表的是? 2呢?那“+”呢?(配合手势)
谁能来完整地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呢?
(6)师小结:3+2=5是一个加法算式,加法是表示把两部分(或几部分)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以上环节中学生如有说出2+3=5的算式,建议加以肯定和引导,初步渗透加法交换律。下同。
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师: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学生同桌合作,用小棒代替“摆一摆,算一算”里的桃子、花和鸭子,动手摆一摆,算一算,并交流算式里的数字和加号各表示什么,完整地说出整个算式表示什么。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四、巩固练****应用提升
1、课件依次出示“说一说,填一填”的三幅情境图片。
(1)小朋友的表现真棒!小鸟也被你们吸引过来了。谁能当当小老师,来读一读题目。
师:看了这幅图,你觉得可以怎么列式呀?说说你的想法。(3+2=5/2+3=5)
(2)谁来说一说关于小猫的数学故事?(2+2=4或3+1=4/1+3=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