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哥级的风度
大学毕业后,因为在某家刊物发表了几篇稿子,被邀参加一场笔会。
按照组织方的安排,笔会作者先在一家快捷酒店集合。上楼的时候,一个眼睛细长的老男人和我一同进电梯,看到我手里的邀请函,他主动搭讪。
他一开口,我差点笑出来。他说话结巴得厉害,搭配小眼睛和有点发红的鼻头,滑稽得很。
进了房间,拿出笔会名单对照他的名字。呦,63年出生的老家伙了,整整比我这个90后大了好几轮。这么老的年纪还和我这种小青春争饭吃,忽然之间,我觉得他挺可怜的。
晚餐是组织方举办的接风宴会,上了饭桌我才发现,大家对那个老男人都挺尊敬的。
席间轮番敬酒,隐在笑语喧哗的人群中间,看着那个老男人激动得有点发光的眼神,那种滑稽感又来了。
得到如此隆重的对待,他应该受宠若惊吧?可惜,大家对他更多的应该是出于对年龄的尊重。
第二天,笔会作者集体飞昆明,看到老男人拖的行李,我再次忍俊不禁――他老人家是要搬家么?我们各人一个小行李箱,他却肩背手提,又是巨型登山包,又是小型拉杆箱,俨然一副要长途跋涉的架势。不过七天的笔会,犯得着如此兴师动众么?
再一想,或许他一生只有这么一次笔会机会,所以,大费周折也可以理解。
飞机上,他依然保持着和年龄不太相符的兴奋,前后左右,东一句西一句,结结巴巴的话题一打开,直接话痨哥附体。
闭着眼睛仰在座位上,耳朵里塞满他的长篇大论。你别说,这家伏I董的还真不少。提起行内那些让人敬仰的名字,他竟然很熟识的样子。
愈听愈惊讶,我偷偷捅了身边的一个编辑:“他说的是真的吗?”
那编辑讶然地看着我:“当然是真的,你难道不知道么?他是咱这个圈子里的大哥级,在这个行当已经混了二十几年,所有内幕都门清啊。”
大哥级?
我再次看一眼笔会名单上那个稍嫌陌生的名字,怎么我从没听说过?
看我混沌不清的样子,那编辑如数家珍了老男人的经历。我才知道,他所在的文字圈子和我不是一个类型。在那个陌生的圈子里,。
我顿时为自己的浅薄无知而汗颜。在我的印象中,混到大哥级别的人物,都应该有着某种程度的矜持和高傲,可这个老男人表现出的平和、话痨和热情,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接下来的相处中,我不敢再有任何轻慢。而那个老男人,对这种态度的转变,丝毫无感。刚相识的时候他怎样,现在依然怎样。
他的话痨很有市场,所有人都洗耳恭听。那些段子也的确幽默,车行一路欢笑一路。无形中,他就成了我们这个临时集体的中心人物。
而我,除了留意他的段子,更留意到了他的手机。在一众苹果、安卓等华丽丽的手机中,他那个破旧的诺基亚按键手机简直就是战斗机中的老母鸡。可是,他好像一点也没有不适感,偶尔还言笑晏晏地将手机中的短信翻给大家看。
笔会结束前一天,组织方有个颁奖仪式,奖励年度发稿最多质量最优的作者。那个老男人得了唯一的头奖。他一年发稿15篇,篇篇都是重头戏。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