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上海历史规划简介.ppt

格式:ppt   大小:17,893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历史规划简介.ppt

上传人:renwofei86 2018/11/8 文件大小:17.4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历史规划简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魔都—上海
上海历史规划简介
中国城市建设史历史文化名城介绍
建筑与艺术学院城乡规划系
目录
CONTENTS




1
古代上海(1919年以前)
张海涛 1909140201
1
总述
古代上海地区城市发展概况一览表
朝代
行政区划概况
春秋
属吴
战国
先后属吴越、楚
秦汉
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
唐天宝十年(751年)
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开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
北宋
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
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
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
华亭县升府,次年改称松江府,仍置华亭县隶之
元朝元二十八年(1291)
中央政府批准设立上海县, 次年正式建县
元代后期
上海地区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华亭、上海2县
明代末期
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3县,苏州府所属嘉定、崇明2县,金山卫
清雍正四年(1726年)
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2县
嘉庆十年(1805年)
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3县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上海开埠
道光二十五年
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英租界
道光二十八年
以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
道光二十九年
以上海县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带为法租界
同治二年(1863年)
英、美租界合并为英美公共租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又改称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
中华民国1912年
上海地区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
1914年
江苏省划分为沪海等5道,其中沪海道驻上海县,辖今属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县以及今属江苏省的海门县
上海最早从东海之滨的小渔村开始,因港设县、以商兴市。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上海县至今,建城已有725年的历史。
1843年上开埠成为城市近现代化的起点。城市空间从老城厢拓展至租界(),进而向外蔓延,形成租界和华界共存的局面。在此后173年的历程中,随着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上海的城市职能也不断发生变化调整,并逐渐形成今天的城市空间的格局。
1
城市起源
虽然现代考古已经证明上海文明史可以远溯至6 0 0 0 年以前, 然而今黄浦区老城厢才是上海历史直接的发祥地。
北宋时期, 朝廷设立了负责酒类专卖的官方机构——上海务。
南宋时期,朝廷设立了上海镇、上海镇襟海带江, 原野衍沃, 川陆之产兼而有之。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 公元1 2 9 1 年) 中央政府批准设立上海县, 次年正式建县
元朝行政区划图
1
上海老城厢
座落在黄浦江边上的上海老城厢,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大上海的发端,也是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见证
上海老城厢在历史上是指晚清以来人们对上海县治的****惯称谓,是与租界新城区相对而言的。其区域范围,不仅包括原城墙以内的行政区和商住区,也包括东门外沿黄浦江的商业码头区
1
历史变迁
从晋代到唐代上海地区基本隶属吴郡,长江口的地方还没形成今天的崇明岛,从唐代开始长江口开始有岛屿形成,五代十国时期上海地区隶属吴越
1
历史变迁
北宋嘉定时期到民国期间,上海的版图不断扩大。长江口的泥沙不断淤积形成岛屿,崇明岛由几个小岛分散排布到逐渐连成一体
1
历史变迁
清代, 上海城厢市政建设发展更快
主要街巷在康熙年间有25 条, 嘉庆年间增至63 条, 同治年间多达80 条
城内街巷如网, 太平街为最宽阔的大街
县城濒临浦江, 城里河洪密布,城中另一个特点是桥多
1
历史变迁
1843年上海开埠后,1845年英租界首先在县城北郊的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建立
1848年美租界在虹口建立
1849年法租界也在护城河(今人民路)以北,洋泾浜以南的地方建立
租界的商业经济发展很快,仅几年后,租界内的商业贸易已有替代老城厢之趋势。上海的经济中心向北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