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doc

上传人:wzt520728 2018/11/9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打破传统模式,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

摘要: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目前仍未取得根本的突破。我认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应当是改革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学****是学****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必须有学****者积极主动的活动。因此,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是学生成为教育教学主体的方法。希望能使学生具有学会学****的本领,为终身学****自主发展、自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关键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教育教学主体
正文: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逐渐意识到要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而是教他建筑。”这就是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信奉这一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实现既定的目标。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在下边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知识。随着教学的发展,多媒体、语音等手段代替了传统的黑板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感官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但是,学生仍然很少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过程中被动的接受教学。这就使得教学的质量打了很大折扣,教学效果也随之下降。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情况,采取一定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一方面使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要是学会学****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我认为想要提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激发学****兴趣,促进主动发展。皮亚杰说过:“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知识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唤起学生的学****热情,学生才会在学****活动中克服困难而不感到辛苦,勤奋学****而有感到厌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机遇,创设条件,注意学生学****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这就意味着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向学生,从本质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以问题式学****带动思考与质疑。课程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题目设计,改变教师出题,学生答题的被动学****状态,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这样可以从从两个层次上促进对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第一层次是希望学生在学****过程中,从自我知识更新的层面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作为问题提出,即以学****的难点作为题目源,然后结合对课程的学****和文献的阅读,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即找出题目的解题思路,完成题目的解答。第二层次是希望学生在学****过程中努力从学科知识更新的层面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即敢于质疑。这是一种充分张扬个性、促进个性化知识体系构建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再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做学****的主人,必须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