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观察法(observation)是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问卷法(questionares):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方法。
测验法(testing)是通过修订的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按照一定的测量程序收集数据的方法。
访谈法(Interview)又叫个案法(Case Study)或临床法(Clinical Study),是研究者围绕事先设计好的问题,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调查,收集尽可能详细的资料,以确定心理和行为的前因后果。
文献检索(literature search)与分析是提出有价值的前沿课题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研究课题具体化的必经之路。这一工作可在两个层次上展开:第一个层次在于把握研究生涯的方向;第二个层次在于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
假设(Hypothesis)是对研究问题提出的设想,是根据已有事实及原理所作出的猜测。
可得总体(accessible population):能找到的、可能用为被试的研究对象。
代表性样本(representative sample):在与研究有关的特征方面,样本与总体一致(误差允许范围内)
有偏样本(biased sample):如果样本特征与总体特征相差甚远,超出了误差许可的范围,这样的样本叫有偏样本。
目标总体(target population):指研究对象的全体。
简单随机取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
便利取样(convenience sampling):研究者只使用那些容易得到的个体作被试,被选的人必须是那些找得到的、乐于参加研究的。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在心理实验中,被试对待实验的态度对实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被试因为知道或被告知某种情况会造成某种反应,实际上并不会产生这的反应,但是被试却感觉出现了这种反应或表现出这种反应。
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本来能够由内在动机激发的行为,会因为外部强化的介入而受到损害。
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esponse time,简称RT)也叫反应潜伏期(response latency),是指从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简单反应时(simple reaction time)是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做单一的反应。
选择反应时(choice reaction time)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
侦察试验(detection test),即给预备信号之后并不呈现刺激,观察被试是否会在未收到刺激时做出反应。
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或依变项)(dependent variable),即速度(speed)和准确性(accuracy)。
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speed-accuracy trade off,简称SAT)是指在反应时实验中,被试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