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无线通讯系统的设计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线通讯系统的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gd433 2015/9/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线通讯系统的设计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线通讯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 概述 2
2 KT106系统技术优势 3
3 系统组成 4
4 传输平台 5
5 组网方式 6
6 设备部署 6
7 系统主要功能 9
概述
长久以来,国内外矿井的无线通讯技术一直停留在窄带低速范围内,普遍存在设备复杂、功能单一、无法复用通道,重复布线的问题。重庆分院在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资料收集、分析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国内外成熟的Wi-Fi技术,结合广泛应用的RFID技术,通过技术改进、本质安全设计,开发出了适应煤矿特殊环境的KT106矿井无线通讯系统。
KT106矿井宽带无线通讯系统作为新一代的矿井无线传输系统,采用Wi-Fi与RFID技术相结合,在煤矿井下实现了通过一套系统实现语音和人员定位数据传输。是我院最新研究的产品。突破传统系统结构模式,无线通讯及人员定位共用一套传输线路,具有很高的性价比。系统网络结构将采用以工业以太网为主干的星型结合总线型的网络结构方案,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星型的中心点,基站之间采用串行连接方式。基站同时具有语音通信和定位功能,定位终端包括带定位功能的手机和专用的定位卡两种。系统采用本质安全供电的方式,使设备达到在回风巷道和工作面使用的安全等级和技术要求。
本系统通过配套的管理软件、工业以太网、PBX网关等设备,形成一套完整的以矿井工业以太环网为传输主干,无线信号进行空间覆盖的矿井无线通讯系统,使煤矿无线通讯技术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并处于国内外技术领先水平。
本系统是重庆研究院历时5年,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为煤炭行业研制出了能够实现井下无线语音通话功能的最新技术装备,并能够24小时对煤矿出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定位,随时清楚掌握每个人员在矿井下活动轨迹,是煤矿最新一代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KT106无线通讯系统结构如下:
KT106系统技术优势
KT106矿用无线通讯系统集无线通讯技术、射频技术、网络排布及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安全电源管理技术为一体,是既符合中国国情的又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适用于矿井的无线通讯系统。这套系统有效利用了井下工业以太网的宽带优势,将高速无线通讯技术引入了煤矿井下。与现阶段市场上的煤矿无线通信系统比较有以下优势:
更可靠的安全性
煤矿产品首先要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KT106系统的使用的各种设备都经过了专门的防爆处理,保证在煤矿井下安装和使用的安全;基站、手机、定位卡全部采用本质安全型设计。基站与交换机、基站与基站全部采用本安信号输出。
更先进、更实用的技术
Wi-,是与蓝牙同时代的产物。与蓝牙相比,它具有更快、更远、更便捷的特点。通过煤矿现场试验,、折射能力,在巷道环境良好时覆盖距离可达到500米。
系统全部信号设备采用IP管理方式,操作简单,具有很强的网络管理功能,稍微具备网络知识的人员都能熟练管理维护系统。基站采用载波调制方式,实现了电缆远距离传输高速信号,摆脱了光缆的束缚,更适应煤矿井下的实际需要。
其次,KT106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可利用强大的无线通信和人员定位功能来实现煤矿生产物资、人员的调度,保证了调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起到明显的作用。
再次,本系统稳定可靠的无线通信功能,对于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提供了井下和地面的即时通信交流,大大缩短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和处理时间,从而确保井下生产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减少意外损失。
更低廉的系统成本
无论是地面还是井下无线系统,信号基站和线路都占到成本的很大部分。
KT106系统可以与其它系统复用工业以太环网作为传输主干。在原有工业以太环网上只需增添信号基站和电源箱即可实现信号覆盖。信号基站在系统中起到基站的作用,它的覆盖距离远,可减少基站数量。基站之间采用电缆串连,可大大节约线路成本。
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地面管理中心。通过设置在地面的管理主机,可实时对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数据管理、录音、强拆、短信群发等功能。包含的主要设备为管理主机、管理软件和机房配套设备。
第二部分:数据传输部分。数据传输部分主要由工业以太环网平台、防爆电源、无线通信基站等组成。通过RJ45端口就近接入工业以太环网交换机。
第三部分:数据终端。数据终端部分的作用是实现无线信号覆盖和无线通讯,它所包含的主要设备包括本安手机和人员定位卡。
矿用网络交换机是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的信息搭载设备,它采用以太网技术并针对井下恶劣工业环境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在实时性、运行稳定性、可靠性、故障冗余特性、环境适应性、通讯抗干扰、接入扩展能力等性能方面较传统的技术有显著提高,并能很好适应煤矿井下恶劣的生产环境。因此,选择矿井工业以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