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天津滨海国际汽车文化(旅游)城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天津滨海国际汽车文化(旅游)城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doc2088 2015/9/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天津滨海国际汽车文化(旅游)城发展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天津滨海国际汽车文化(旅游)城发展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性质
本规划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国际汽车文化(旅游)城发展规划
规划的目的:
是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建立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战略背景下,加快完善我市旅游产业体系,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天津市滨海新区成为国家发展第三极的战略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意见。
第二条规划范围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区,紧邻生态城、旅游区,土地面积为3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
近期:2011-2012年;中期:2012-2015年;远期:2015-2020滨海汽车产业年。
第四条规划原则
创新定位、适度超前的跳跃式发展原则;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原则;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整体开发、共同发展的原则;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第五条规划技术路线
实地考察与调研、规划初稿编制、中期论证、规划评审、形成最终成果。
第六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第二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2098-1999;
《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1996年);
《天津市旅游条例》(2007年);
《天津市宾馆星级的划分与评定》db41/t-2007;
《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发(2007)51号);《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天津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第二章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第七条旅游资源概况
根据2003年旅游资源普查的结果,全县旅游资源单体共2378个,涉及主类8个,亚类29个,基本类型93个。全县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县域西部、沙河以南区域,尤以尧山镇、赵村乡以及四棵树乡最为集中。旅游资源的天津滨海汽车产业园特征为:独占性旅游资源较多,宜于成就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组合良好,便于打造异彩纷呈的旅游产品;分布集中,易于形成动力强劲的精品龙头;山水相依,适于开展动静相宜的生态旅游;文脉悠远,利于营造底蕴深厚的旅游氛围;个性突出,益于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
第八条旅游产业发展评价
鲁山县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早,初步形成山、佛、汤三大旅游精品,是平顶山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和龙头区,在河南省内及周边省区具有一定知名度。
客源市场以中近途为主,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内邻近城市;多数游客认为主要吸引物是山水风光,旅游目的主要是山水观光。
区位优越,外部交通迅捷,内部交通特别是旅游支线通达性不够,旅游站场少、缺乏专业旅游运输天津滨海汽车产业,大型停车场不足,旅游运输业一路飘香小吃车滞后。
星级饭店数量少、档次低,农家宾馆不够规范,旅游住宿业亟待提升。
地方特色文化与武汉家居用品批发发展结合不够,旅游娱乐业规模小、形式单一、影响力较小。
拥有鲁山水席、揽锅菜等特色菜品,但缺乏名菜名店,旅游餐饮设施建设滞后。
山珍、林果、丝绸、绢花等特色产品丰富,但尚未转化为知名旅游商品,旅游购物场所匮乏,旅游商品基地建设不足。
总体看来,旅游产业汽车产业不完善,旅游业首位度较高,其它要素产业发展滞后。
第九条旅游产业发展条件
鲁山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体现在:旅游资源丰厚,组合良好;区位优势明显,外部交通迅捷;旅游业起步早,具有较好基础;国家级天津滨海汽车产业园示范区,生态环境良好。
四大劣势制约鲁山旅游产业发展:国家扶贫开发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产业体系不够完善,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短腿现象明显;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科学开发问题突出,有待整合、提升。
鲁山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是:旅游业市场前景广阔;旅游立省战略实施优化了外部环境;平顶山旅游名市提供了动力;金融危机下投资倾向转移和国民休闲计划的实施带来难得机遇。
同时,鲁山旅游产业发展受到周边同类县(市)的竞争压力;全球经济危机也对全县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一系列严重影响。
第三章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第十条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旅游形象定位:康乐鲁山,休闲胜地。
产业定位:旅游产业成为鲁山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展示鲁山新形象、提升全县文明程度、传承和繁荣地域文化、打造城市名片的窗口和重要载体;拉动县域经济增长,促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