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艺术学原理》总结
——王一川
第一章艺术与艺术学
:简单介绍艺术与艺术学的关系,通过艺术学的发生和发展了解艺术学的含义。以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为基点,介绍艺术学研究的对象、属性和方法。
重要程度:三颗星(每年出题在5分~10分之间)
:名词解释。 (必背)
①什么是艺术?(P13)
答:是指诉诸人们五官感觉的包含想象、情感及思想的媒介与符号形式。
②什么是艺术学?(P13)
答:是指关于艺术现象的理论反思,也就是对诉诸人们五官感觉的包含想象、情感及思想的媒介与符号形式的理性研究。
③“艺术学鼻祖”是指谁,为什么称其为“艺术学鼻祖?”(P14)
答:是指德国19世纪美术史家康拉德·费德勒。因为他虽未曾使用过艺术学这一学科名称,但率先明确区分了艺术与美以及艺术的学问与美的学问。
④中国现代艺术批评的创始人是谁?(P15)
答:王国维。他较早的使用艺术或美术概念。
⑤艺术学的对象有哪些?(P17/18)
答:⑴艺术学对象是具有显著的艺术特征的艺术。
⑵艺术学的对象还应包括艺术学理论自身。
⑥艺术学的属性包括了哪些?(P18/19/20)
答:⑴理论性。也可作抽象性或反思性。是指艺术学具有对艺术现象加以理解和论述从而形成关于艺术的系统知识的特性。
⑵客观性。这也可称为学理性。是指艺术学具有贴近对象和符合理性的特性。
⑶评价性。这里是指艺术学具有依据价值尺度去评判对象的特性。
⑷个性。也就是艺术学的学术个性,是指艺术学理论总是要体现艺术学者的独特的个体学术立场、观点和气质。
备注:第一章的考试出现频率并不高,因为只是作为该书的开篇简介的出现,故知识点并不多。因此需要做到的就是将精力放在后面章节。希望你能复习愉快~
第二章艺术观念
:在了解艺术究竟是什么的基础上,进入艺术观念层面去探究艺术的现代争论。根据艺术的特征去反映艺术观念的核心层面。这章就是对艺术观念、含义、特征的概述。
:四颗星(每年出题在10分~40分之间)
:名词解释、简答题、(必背)
①历史上主要艺术观念有哪些?定义是什么?(P25/27/31/32/34)
答:⑴模仿论。是一种有关艺术来自人对现实的模仿的观念。
⑵理念论。是有关艺术来自客观的精神的呈现的观念。
⑶表现论。也称主观精神论。是有关艺术来自人的主观精神、情感或心理的自我表现的看法。
⑷形式论。它是一种有关艺术品一种纯形式构造的看法。
⑸感性论。是一种来自中国传统的有关艺术是个人感性的产物的看法。
②模仿论体现了其自身什么特点?(P27)
答:主张艺术来自对社会现实的模仿,能再现社会现实的本质,并能产生陶冶作用。
③黑格尔把艺术类型依发展变化轨迹划分有哪些类型?定义是什么?(P28/29)
答:⑴象征型艺术。它位于理念发展的初级阶段,被称为“艺术前的艺术。”
⑵古典型艺术。它由理念持续演化而成。
⑶浪漫型艺术。标志着理念发展的最后阶段。
④英国唯美主义者王尔德的“新美学的原则”内容是什么?(P33)
答:他认为“生活模仿艺术,生活事实上是镜子,而艺术却是现实,”强调“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艺术除了表现自身以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并把这一点标榜为“新美学的原则。”他认定形式才是艺术中最根本的要素。
⑤什么是“感兴?”其实质是什么?(P34/35)
答:“感兴”也作兴会、诗兴、兴致等。“感,”是“感物、”“物感”之意,代表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兴”,是指从平常状态中骤然兴起、起来,代表个体身心进入一种高度兴奋状态。重要的是,感兴被视为个体从物质生活情境中兴起、奋起而达到一种身心愉悦状态的一个标志。
其实质是符号形式中创生的人对人生意义的直觉。
⑥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主张需要注意哪三点?(
P41/42)
答:⑴围绕艺术定义出现不同观点的争论。本身就表明艺术定义问题已逐渐从以往形而上的本质论领域解放出来,被引入了开放地带,获得重新打量的机会。
⑵特别是从20实际50年代起,西方围绕艺术定义而发生持续的争论,这本身就体现了艺术问题在“二战”后社会生活中的新地位和新角色。
⑶艺术定义问题从可定义到不可定义再到仍可定义的转变过程,体现了艺术研究从形而上思辨方法到社会体制研究方法的转变趋势。
⑦亚历山大定义艺术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所具有的属性是什么?(P43)
答:定义艺术的共同特征是⑴存在着艺术品⑵它公开传播⑶它是一种为了享受而进行的体验。⑷艺术由其物理的和社会的语境界定。
属性是:⑴物品可感性⑵人际传媒性⑶娱乐体验性⑷社会语境性。
⑧艺术定义的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