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阶段)
此阶段训练内容分为以下 15 项:
【注意力】【一步指令】【模仿动作】【指物反应】【比较】【发声模仿】【玩耍】【物体辨别】【图片辨别】【物体命名】【“是”与“不是”】【动作名称】【颜色】【所有物】【形状】 1. 【注意力】「看着我」
训练在米歇尔教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教程的要求是: 孩子应坐在椅子上,手不乱动, 训练者紧靠着孩子坐下; 训练中孩子不懒散、不坐在地板上、不转过背去。训练者要坚持原则, 给予肯定并提出高要求、对任何一个反应性动作都要给予表扬和拥抱或是批评。
注意力训练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1 ) 看着我, 面对面: (一秒钟, 二秒钟, 三秒钟) 在活动中发出命令「看着我」, 然后要求双目对视(训练者的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对视) 。加强训练: 训练者用手轻抬孩子的下巴帮助其将眼睛抬至与训练者眼睛相对的水平。
呼叫反应训练者在活动中呼叫孩子的名字, 要求孩子与训练者两眼对视。 2. 【一步指令】
指令: 「坐下」、「起立」、「到这里来」、「把手放下」、「拍拍手」、「把手举起来」、「拥抱我」、「转个圈」、「跺跺脚」、「挥挥手」, 给予物质鼓励, 然后渐渐撤除。
触体指令: 差异性刺激指令--「摸」, 如摸摸「头」、摸摸「鼻」、摸摸「脚」、摸摸「眼」、摸摸「腿」等等。
动作指令接受语:
差异性刺激指令--
给予「给我看看」, 如「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吃」东西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喝水」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拍手」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招手」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拥抱」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转身」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站」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坐」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走」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跑」的, 等。
【模仿动作】差异性刺激指令为: “做这个”
大动作: 拍拍手、举举手、拍拍腿、拍拍桌子、摸摸头、拍拍嘴(拍嘴时发声) 、跺跺脚、起立、摇摇头(表示「不」) 、点点头(表示「是」) 。(2) 较好的动作: 指物、把手打开或把手合上、摸身体不同的部位。
积木模仿: 积木放成不同的形状、由三块积木开始至五块以上。
物体模仿: 教其使用物体的模仿能力, 如把勺子放到杯子里、用纸面巾给洋娃娃擦脸、把玩具车放进玩具柜, 等等。
画图模仿: 先教孩子持笔, 然后画直线或圆等。
【指物反应】
举起孩子想要的东西说“指指它”, 鼓励孩子用手直接指物(或摸物) 。然后将他想要的东西给他, 逐渐撤除奖励并拉大孩子与物体的距离。如, 训练者: 指着物体问“你想要什么? ”; 孩子: 自然地指; 孩子: 自然地指+近似的口述; 孩子: 自然地指+说: “要× × × (所要东西的名称) ”; 孩子: 自然地指+说: “我要× × × (所要东西的名称) ”。
【比较】实物与实物、图片与实物、图片与图片、颜色与颜色、字与字、数与数。
【发声模仿】声母: 啊、依、呜、额、哦, 把、怕、吗、得、特、呢、乐、个、科、合、计、其、西、持、市、子、此、四、日、呀。韵母: 安、恩、欧、昂。韵母和声母组合(上述是我自己写的--译者) 单字、词组(开始时可以采用相似的方法如采用形声法)
【玩耍】按不同的形状将东西(积木或硬纸板) 分类, 穿珠子、搭积木、听音乐(合着录音带唱歌) 、读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