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第四节 王实甫(精选).ppt

格式:ppt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节 王实甫(精选).ppt

上传人:jiayaxie935131 2015/9/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节 王实甫(精选).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节王实甫
一、生平和创作
王实甫(1260?-1336?)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是仅以一部作品影响了整个文学发展的少数作家之一。生卒年和生平事迹不详。元末明初杂剧作家贾仲明在《续录鬼簿》中作《凌波仙》曲吊王实甫说:“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飙飙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这意味着王实甫是混迹于教坊勾栏的落拓文人,擅长写“儿女风情”一类的戏。
王实甫创作的杂剧,存目共十四种,全本有《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还有《芙蓉亭》和《贩茶船》各有一折佚曲存世。此外,还传存几首散曲。其他文学作品,均已散佚不传。
王实甫
王实甫善于以古典诗词入曲,酝酿气氛,锤炼字句,创造出一种动人的意境,风格优雅,他和关汉卿分别开创了我国戏曲史上文采和本色两个重要流派。
为何元杂剧“四大家”里没有王实甫呢?这是由元代杂剧体制的特点决定的。元杂剧的体制有一套严格的规范,一剧四折,分“旦本”或“末本”,一般不得违反。而《西厢记》不仅长到五本21折之多,而且根本无视“旦本”“末本”的戒律,所有进入剧中的人物,只要剧情需要,都可以有说有唱,这就远离了“正宗”杂剧的基本模式,有违于当时元杂剧的格式要求。于是人们虽然认同《西厢记》为优秀剧目,却很难把它视为“正宗”杂剧,所以其作者自然也就不能跻身于元杂剧“四大家”之列了。
二、《西厢记》
《西厢记》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作品,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杂剧、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杂剧)。《西厢记》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1、《西厢记》的故事流变
《西厢记》故事源于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名篇。
元稹朋友杨巨源、李绅分别作《崔娘诗》、《莺莺歌》。
《西厢记》
宋晏殊《浣溪沙》有“不如怜取眼前人”用传奇原诗句;苏轼《赠张子野》有“诗人老去莺莺在”诗句;秦观和毛滂以崔张故事为题材写了“调笑踏转”歌舞曲。赵令畴写了咏张生、崔莺莺故事的12首《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南宋皇都风月主人《绿窗新话》上卷有《张公子遇崔莺莺》。元初罗烨《醉翁谈录》有《莺莺传》,证明崔张爱情故事已进入“说话”领域。
金人董解元集小说、说唱、歌舞之大成,将崔张故事改编成规模宏伟有十四宫调,一百九十三套组曲,五万多字的说唱文学作品,赋予它全新的内容和反封建的主题。俗称《董西厢》。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也有一定的局限。
《董西厢》
《董西厢》插图
《董西厢》孕育了《王西厢》,而《王西厢》又发展了《董西厢》。两部《西厢》的不同:
⑴文化心理不同:《董西厢》代表北方观众草原文化心理,武打场面安排的多,《王西厢》代表汉民族文化心理,武打场面安排的少。
⑵戏剧结构不同:《董西厢》安排的是单线结构;《王西厢》安排的是复线结构,不但安排了以老夫人、惠明、郑恒等为一方与张生、莺莺、红娘为一方的矛盾;还安排了张生、莺莺、红娘内部矛盾的一条线索,构成复线结构。
⑶反对封建婚姻的深刻程度不同:《王西厢》反封建婚姻制度的程度比《董西厢》更为彻底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