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绿色建筑浅谈.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绿色建筑浅谈.doc

上传人:dfjmvg964 2015/9/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绿色建筑浅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绿色建筑浅谈
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出现了一类被称为“绿色建筑”的建筑。这种建筑出现的前提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人们有了更多的精力来关注自己周边的环境,“绿色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呢?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的定义,所谓“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具体的一些标准如下:“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木、灌木、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绿化用水、洗车用水等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
从摘录内容可知,绿色建筑标准内容广泛,涉及勘探、设计、施工、周边环境、材料等各个方面,城市、小区环境绿化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针对现在城市雾霾天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以及夏季一下大雨就容易内涝,我们谈一下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了教育、文化、就业、生活环境恶化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变得心浮气躁,城市不再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感到舒适。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我们虽然无力改变现状,但可以通过加大绿化力度改善我们自身的小气候,使我们的心情保持愉悦。科学已经证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根据气候变化,,其中生态复层(大小乔木、灌木和花草密植混种成的绿化区)二氧化碳固定量最高每平方米1200公斤,其次是乔木,最差的是草坪和花圃,固定二氧化碳每平方米只有20公斤。所以城市、居住区应多种生态复层,关注绿化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绿化需要土地,但现在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蔬菜大棚)、绿化用地等各类用地互相争夺,而土地又是不可再生资源,供应量有限。近几年建筑业蓬勃发展,挤占了许多绿地;同时各居住区容积率较高,私家车日益增多,大量地面用来停车,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没有地下停车位,在这种情况下,单靠地面绿化很难达到绿色城市、绿色建筑的要求。如果设计时考虑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楼底绿化、阳台绿化、立交桥底绿化、栏杆绿化、树盘绿化、树干绿化等多种绿化手段,就可以增加城市、居住区绿化量,改善居住状况。
绿化不仅仅是铺草皮,还需要种植乔木、灌木和花草植物。北京地区对绿化树种做出了具体规定,即大树占地面积应占总绿地面积的25%,小区、城市中除了大面积绿地以外,还要见缝插针种植大树。人行道应栽种可形成连续遮阴的乔木,其间距不宜大于6米,灌木量不宜少于10株。室外停车位被树冠、遮阳设施等垂直投影遮蔽的面积也应占到
30%以上,而且遮阳棚上也需要进行绿化。以前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及方便后期打理,只铺草皮不种树。现在政府为了防止开发商钻空子,对标准作了细化,规定每100平方米的绿地上,至少要有3株乔木。“即使是在5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其木本植物的种类不得少于3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