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为了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步改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应用平台和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全面落实《安定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达标评估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应用水平,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的平台上,打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切实提升本校信息化的发展内涵。
二、学校现状分析及主要解决问题
硬件建设方面:现代化教育硬件配置逐步完善,现有计算机网络教室1间,普通教室14间(每间教室配有1台连网计算机和投影仪、数字实物展台),教师两人一机,办公室能直接上网;在校学生中约20%家中拥有电脑,能上网的占80%。另外,学校备有数码摄(照)像机,速印机各一台,为学校信息化处理各类资料及音像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必备条件。但学校电脑配置严重不足,部分电脑配置不高,设备配置的滞后在网络畅通,正常运用等方面受到了影响,需更新换代。
软件设施方面:学校建有校园微信平台。学校安装了文件管理、信息发布等模块,校园办公系统不够齐全,需要继续完善和开发。
数字资源应用情况
教育资源方面学校已有投入,购买部分教学光盘资源。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不高,运用教育教学信息意识不强。现有的资源少,对校外的资源的搜集和使用少,教师之间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较少,并且使用率较低。对此学校教育资源的类型要摆脱单一化,向多样性、实用性过渡,这样才会改变和日常教育教学脱节,使用率低的窘境。
学生信息化应用
由于学校处于城乡交界,我校学生家庭拥有电脑并能上网的只有15%,家庭电脑的拥有率和上网率都偏低,不过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的实施,家长的信息化意识也会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而提高。
师资水平
学校共有教师4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学一级教师 13 人,绝大部分教师都是青年教师。学校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会熟练应用教学媒体,自主上网查找教育教学相关资料,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等;大部分教师都已经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缺乏专业团队的支撑,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后续发展持续力不够,在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上应用方面的课题研究也很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亟待提高。
主要解决问题
根据上述分析,初步制定学校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明确信息化运用的目的,营造信息化运用氛围,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的理念。
(2)、制定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3)、完善学校校园网建设,建设学校信息化运用平台。建立相应的推广应用机制。
(4)、拓宽数字资源来源渠道,满足教师课堂教学的需求。
(5)、基于校本培训,开展多元培训,加速学生、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有针对性提高大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
(6)、完善教师成长电子档案,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评价体系。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培养部分骨干教师信息化运用科研能力。
(7)、优化学生信息化应用环境,开展校际或班级的信息化活动,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
(8)、创设符合福台初中特色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