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迈克尔逊干涉仪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裸露在外面的分光板G1、补偿板G2、反射镜M1、M2的光学表面,各镜面必须保持清洁,切忌用手触摸; G1与G2的位置要求严格平行,不要改变G1与G2的位置。
(2)干涉仪的各机械部分也很精密,操作时动作要轻要缓,严禁粗鲁、急噪,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移动M1镜时不要超出其移动范围,M1、M2镜背面的调节螺丝不能拧得过紧。
(3)测量时应注意消除空程误差,转动微动鼓轮条纹开始移动以后,才开始读数测量,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沿着同一个方向转动,不允许倒轮。
(4)使用激光时,不要将激光束直接射入眼睛,以免灼伤眼睛。
:
、M2镜背面的三个调节螺丝及M2的倾斜微调螺丝,使螺丝松紧合适,以便前后都有调节的余地。
,应调整是激光束的方向,而不是M2镜。
,应调整M2镜的倾斜微调螺丝,如果条纹很细密,应同时调整M1的位置,使其往条纹变宽的方向移动(条纹吞没的方向)。
:
(即测微鼓轮指零时粗调手轮的位置应指某一整刻度),如果不一致,首先沿着条纹有变化的方向转动测微鼓轮,使其指向零刻度,然后沿着与测微鼓轮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粗调手轮,使其指向某一整刻度位置。
,应从条纹有吞没变化的位置作为起始位置,并且沿着原来的方向转动测微鼓轮,中间不能倒轮,以免出现空程误差。
:
调整定域干涉条纹时,应在非定域干涉条纹的基础上进行,并且要把非定域干涉条纹调整得很宽,在观察的范围内只出现几个干涉条纹。
:
调整白光产生干涉条纹时,应在激光光源产生的定域干涉条纹的基础上进行,当观察到几个干涉条纹时,继续沿条纹吞没的方向转动测微鼓轮,直到出现1~2个干涉条纹,此时在毛玻璃前照射白光,继续沿原来条纹吞没的方向转动测微鼓轮(转动要非常缓慢),那么在条纹吞吐交界处便可看到白光产生的彩色干涉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