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如何备课与书写教案讲座稿下转载.doc

格式:doc   大小:27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何备课与书写教案讲座稿下转载.doc

上传人:zhongxinado 2018/11/11 文件大小:2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何备课与书写教案讲座稿下转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何备课与书写教案讲座稿下【转载】
 
第二部分,新课程下我们如何书写教案
一、首先提高对书写教案的认识。
1、教案不但要写而且还要认真地写,因为它是备课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师的教案犹如一名士兵的战刀必不可少。教师好像一个导演。如果想要做一个优秀的导演,导演好整个课堂,我们该有一个好的剧本,我们对于剧本的操作、角色的配置都该有预见性,而这个"预见性"就反映到了教案里。
教案也是促进我们自己反思的一个过程,我们到底成功在哪里,我们失败在哪里呢?没有教案,我们不知道,就好像我们做了事情,但是我们不知道是如何做的一样。可能有的老师会说:年纪大的老师,有经验的老师,他们是不是可以不用备课呢?我翻阅了很多特级教师成长的过程,最后发现他们不管什么时候,都在认真地备课。
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有很多的变量,今天对一个人管用的激励方法第二天不一定还有用,对一个人有效的激励方法不一定对第二个人有用。时代在变,我们的学生也在变,难道我们永远凭经验办事情吗?很多老师,他们在教学经验上很有一套,可是当让他们写一点东西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不能写了,为什么呢?这与不写教案还是有关系。
2、不应该提倡不写教案
假如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他从来还没有教过课,还没有什么经验。那么他教课以前,就必须要认认真真地备课,这个过程是了解学生的过程,也是研读教材的过程,更是设计教学过程的过程。有了认真备课这个前提,他才会在上课的时候做到游刃有余,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而作为自己教学过程的经验总结的教案,不仅仅见证了自己的从教过程,而且会成为自己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一个阶梯。教案就好像是份历史档案,以后再教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再备课就会相对轻松一些。所以,对于新老师来说,写教案是促使自己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有经验的老师也是需要写教案的。不过,因为老教师有经验,写起教案来会相对简单一些。简单不等于不写,简单也不能够说备课不认真。现在的教材变换很快,有许多新知识,新课文,假如上课以前不好好研读的话,老教师也可能会很被动。能够上课是一回事,上一堂精彩的高效的课又是一回事,经验丰富的老师要想精益求精,也必须好好设计上课的思路、设计问题、设计过程,顺手把这些记录下来,写成教案,其实也不是很烦琐,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整理思路的过程。写成教案,心里就有了谱,就避免了手忙脚乱,当然应该提倡。
现在,有条件的老师采用网上备课的形式,这大大减轻了自己的劳动强度,但网上备课也不可能完全把人家现成的教案搬来使用,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取舍,这其实也是一个备课的过程,我认为夹杂了自己劳动的,取舍以后的教案其实也应该是自己写的教案。
这样看来,写教案实际上是任何年龄段的老师都应该做或者说都会做的。一些学校检查教案也是对老师的一种督促。我看,老师们还是少一些怨言,多一些实干,把写教案当成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好写吧。
3、教案是老师教学的镜子。
写教案是一个体现备课思想,或者是整理教学思路的过程。教案要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以及教学中的精华,或者说教学中的思维的灵光,教学中的得失。成为及时的反馈教学、总结教学的一种模板。这样的教案才有意义。
教案是一种教学态度的体现,一种教学思想的展现,一种教学思路的展示,一个老师教学的镜子。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所以我说,教案一定要写,新教师要写,优秀的教师更要写!
二、编写教案要领
1、教案编写的原则:
(1)符合科学性。依标扣本,避免出现知识上的错误。
(2)加强创新性。构思巧妙,避免千篇一律。
(3)注意差异性。各尽所能,避免千人一面。
(4)强调操作性。以简驾繁,避免臃肿繁琐。
(5)考虑变化性。灵活运用,避免死板教条。
2、编写教案的详与略:
对教案的详与略要正确理解。详案也不是事无巨细,越详越好,大段的叙述文字,照抄教科书上内容,致使一节课的教案长达10几页,这不仅耗时费力,应用性也不强。简案也不是越简越好,除了罗列几个标题以外,教学过程的导人、练****板书、提问什么设计也没有。
通常,教案应简明扼要,不应写得过详,一个有充满教学经验的教案是简短而实在的。例如有位中学教师在备《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此文是9000个字,但他的教案仅写了400来字。一是理清文中人物间的关系;二找出对比描写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等人形象的文字、分析其异同;三以《西江月》词为全文之纲,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根据上述三条,安排教学环节,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学生用,目的明确,学生有事可做,课堂秩序井然。一二两条学生自己处理,教师巡回答疑,第三条教师重点讲解,点明作者为"封建王朝"唱挽歌的哀惋。
三、新教案模式特点:
1、程序清楚,一目了然。新教案模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