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路测案例汇总
案例一:(弱信号覆盖)
问题描述:在京珠高速自南向北行驶在永善至官桥段时,使用到多个小区信号,均出现较大质差,信号强度较弱。
问题分析:由于该问题路段受到山体阻挡,并且周围没有一个小区天线直接对该路段进行覆盖,导致信号杂乱且强度弱。需要确立一个主覆盖小区对该路段进行覆盖,可通过天线调整来解决问题。
案例2:(孤岛效应)
问题描述:在问题路段使用到广外宿舍(DCS1800)2小区时信号强度较低,并且出现较大质差。
问题分析: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该路段并不是该小区的覆盖方向,由于建筑物反射所致,属于孤岛效应,尽管该小区信号强度不是最强的,但是由于该小区是优先级较高小区,所以会占用到,检查该小区的层间切换电平(LAYERTHR)值设置偏低,并且没有任何惩罚,建议适当提高LAYERTHR,并增加适当的惩罚值及惩罚时间来避免切入该不稳定小区。
案例3:(覆盖过远)
问题描述:在105国道屏山路段使用占用到祈福新村(DCS1800)3小区信号出现质差,并且信号强度较弱。
问题分析:由于该小区是1层小区,具有较高的优先级,所以会在较远的地方使用,在行驶一段距离后,已经没有相邻小区,所以无法及时切换,属于覆盖范围过远,收缩起覆盖范围可以通过调整其LAYERTHR值来实现,避免在较远的地方信号较弱时占用或及早切出。
案例4:(邻区不合理)
问题描述:车辆自西向东行驶在金海岸花园附近路段,使用到东城(GSM900)1(BCCH=60)小区和东城(DCS1800)1(BCCH=532)小区均出现了一定质差,并且信号强度逐渐降低只至掉话。
问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教早的时候就测量到金海岸花园3小区(BCCH=80),但是检查数据得知,该小区没有和以上两个问题小区做邻区关系,所以没能切入金海岸花园3小区。可增加相应小区邻区来解决问题。
案例5:(无主覆盖小区)
问题描述:广州大道天河立交基站附近路段,信号切换频繁,并且存在一定质差。
问题分析:由于此路段周围基站繁多,导致频率干扰较大,切换频繁,此问题点也是较典型的无主覆盖的例子,解决方法是将华圃大厦D1的信号加强,使问题路段只占用该小区,减少切换和质差;
案例6:(覆盖不合理)
问题描述:在广州大桥桥面占用GM1WYC2小区信号出现较大质差
问题分析:从周围基站分布来看,问题路段主覆盖小区应该是华美达d1和客村d3,而不应该占用GM1WYC2,必须收缩非主覆盖小区的范围来避免在桥面占用;
案例7:(覆盖过远,且无主覆盖)
问题描述:在土华收费站附近路段占用到台涌2小区出现较大质差
问题分析:如上图所示,由于该处地理位置特殊(存在一个拐弯,周围水域较多,周围各基站距离该点均较远)所导致。各个小区信号强度到该处都相差无几,乒乓切换较多就是无主覆盖小区最好的证明。因此,该处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寻找主覆盖小区,控制周围非主覆盖小区信号,使拐弯处切换顺利过渡。
案例8:(小区重选不合理)
问题描述:移动台自西向东行驶,在桥底占用某小区出现强质差,并最终掉话。
问题分析:在进入桥底前,手机重选至A小区,进入桥下后信号强度快速衰弱,导致严重误码,无法切出而掉话;类似问题在移动台高速行驶时经常出现,要解决此类问题,可通过无线环境以及小区参数综合考虑,如控制天线覆盖,修改重选和定位参数等,在进入桥底前占用或重选至其他较好小区。
案例9:(BA表不合理)
问题描述:占用某小区时出现持续强质差,信号强度很低直至掉话,重选后占用到了一个较强小区
问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掉话前邻区中没有其他更强的小区,但是空闲后立刻重选到了一个较好小区,说明问题小区的BA表存在一定问题,缺少个别测试频点而导致无法检测到相邻的小区,无法顺利切换。向BA表中增加相应的测量频点。
案例10:(TA值过大)
问题描述:在亭角大桥桥面占用到P22DCX3,TA值已经达到11
问题分析:该问题明显属于覆盖过远,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质差信号强度足够,但是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无邻区无法切换拖死掉话,是一个潜在问题点。优化思路就是收缩该小区覆盖范围至一个合适的范围,由于该站位于河道附近,所以通过调整方位角或下倾角来收缩范围。
案例11:
问题描述:在庙南2小区起呼时出现一定质差
问题分析:在空闲状态下小区重选至P21MNN2并起呼,由于受到地形影响,信号强度迅速下降并出现一定质差,所以该问题所处路段使用P21MNN2小区做主覆盖小区并不合适,而P21HED1小区信号强度一直较稳定,用该小区做主覆盖较为合适,可通过加强P21HED1小区信号或扩大空闲覆盖范围来解决。
案例12:(频点干扰)
问题描述:在与中山交界的桥面上使用P21FMY3小区信号出现较大质差
问题分析:从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