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不朽之魂——纪念穆青先生
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中者而言,选择“入流”、“沉沦”的理由太多,穆青是我们心中的楷模,还是遥远的丰碑?
我们面对的社会一个“假”字了得。那英在《雾里看花》中唱道: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它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然而现实中我们即使有一双慧眼也未必不在“假”的旋涡中行走。
不仅衣、住、行,连食品、医药都敢造假,丧心病狂、利益熏心,一只黑手都插进婴儿的生命中,让他们有口难言,他们刚刚才来到这个世界,还未来得及感知这个世界,却让这些人无情地、残忍地剥夺生存的权利。也许我们有人还觉得可以“自圆其说”,因为自古就说嘛,“无上不奸”,但是思想理论却也在造假,文人都参与了,可见世人的名利心有重!
我们面对的新闻事业,“假”又何其多!形容记者,说他是“假记者,真商人”;形容当今的报纸,叫“胡编乱造满报飞”等等。童兵教授说:国有国格,人有人格,报也应该有报格。我们的报格怎样?又体现在哪?这些且不论,我们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又体现在哪呢?
其实,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不是没有良心,不是不讲道德,而更多的是随波逐流,为生活、为工作、为家庭等所困扰,放弃了新闻记者的神圣职责:坚持真理。名记者之所以是“名”记者,穆青之所以是穆青,理由可以总结是千万条,诸如正确地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品质与优良作风等等,但我认为名记者的灵魂是他的求真精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记者采访写作力求的根本。不仅要做到整体真实,而且个体也要真实,做到整体真实与个体真实的完美统一,对一名记者而言,是要求也是挑战。最起码有以下几点:
一是竞争的压力。诸如时间紧迫,为完成任务赶时间,匆忙采访,草草写就,还未深思,稿子已经见于报端。再者快也是要求,现在新闻业的竞争太大了。
二是政治的压力。说是要求正面报道为主,但有些领导却一味强调正面,见到负面就神经兮兮,本来记者采写的问题多,进步少,要么不许发,要么改着发,最后与实际相差千里。
三是生活的压力。记者也要吃饭,而吃饭就得有工作。现在的社会遇到好事,花再大的代价都要把记者请到,以达到宣传自己扩大社会效益的目的,一旦记者来“揭丑”,一些人、一些部门、一些企业也不惜一切代价来遏制,威胁记者不在少数,“老实点,要么叫×××炒你的鱿鱼”,“你不要命啊,给我小心点”,“别坚持了,像伟人一样,你不想你的家人有麻烦吧?”……
追求真实的压力何其多!堕落的,随波逐流的,还有沉默的,良知正在泯灭,真理也悄然黯淡。
1978年12月,穆青在《新闻记者的神圣职责:坚持真理,联系实际》一文中就说:坚持真理,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发扬“五不怕”精神,即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1]“五不怕”讲的“不怕”的结果是较为极端的,较为严重的。“五不怕”精神的实质是追求一种求真精神!穆青的一生在不断地与“假”作斗争,在不断地求真。
穆青从40年代初开始从事新闻工作,那是战争年代。第一次采访便遇到被称为“老实疙瘩”的边区模范工人赵占魁,为完成好任务,设想了很多问题,与赵的几次单独访谈,赵总说“没啥”,“这是俺应该做的”等之类的,采访一度陷入困境。后来穆青他们明白:赵占魁之所以难开口,固然有他性格的原因,但关键是自己的采访不够深入,仅一味的提问是不行的,必须想办法贴近他,于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