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1/12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围绕上海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上海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按照人才优先、国际竞争、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以用为本、服务发展的指导方针,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为主线,以开发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为重点,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保障,推进人才队伍整体开发,加快国际人才高地建设,为实现上海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上海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把上海建设成为集聚能力强、辐射领域广的国际人才高地,建设成为世界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发挥先导作用。
到2020年,上海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40万人。确立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度进一步提高,本土人才国际化素质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能力显著增强,承载海内外人才发展的平台日益具有国际影响力,引进2000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沪常住的外国专家达到21万人。增强人才队伍与产业结构融合度,知识型服务业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例达到6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5%,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53%。提升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人才贡献率达到54%,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9000人,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R&D)达到148人年,国内专利授予量达到5万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力资本投资占上海市生产总值(GDP)比例达到18%,全面改善居住、医疗、教育、人文环境,提供更好的科研公共服务平台,营造开放、宽容、充满***的创新创业氛围,把上海打造成为最具创造活力、最富创新精神、最优创业环境的城市之一,使海内外人才近悦远来。
表1 上海人才发展主要指标(表略)
(三)总体部署
在全面把握人才工作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发展特点,突出重点、科学筹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瞄准世界前沿,推进人才国际化。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推动本土人才参与国际竞争合作,集聚和造就全球杰出人才。
突破发展瓶颈,建设人才试验区。以建设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重点,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在人才薪酬、人才管理、人才激励模式和人才发展制度及机制创新方面有较大突破。
聚集服务经济,实施人才重大工程。在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社会发展等若干重点领域,启动若干高端人才开发计划。
放眼全球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以建设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国际人才资源配置中心,提升人才服务效能。
二、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任务
探索建立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建设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在人才构成、素质、管理服务等方面形成国际竞争比较优势,依靠人才优势推动国际大都市发展。
(一)建立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
抓住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契机,探索建立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重点从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服务体系和综合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创新突破;以创新试验区的经验和成果,示范和推动上海国际人才高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进一步完善永久居留制度,细化申请条件,规范申请程序,积极引进金融、航运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探索试行技术移民制度。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率先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各类政策,保护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创新权益。在人力资本较集中、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领域,探索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加强银政合作,创新信贷模式;创新国资投资机制,改革国资投资公司的投资理念、评价方法、决策模式和动力机制,促使国有科技投资公司从以追求项目投资收益为主转变为由财政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国资以“资本金+利息”的退出模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建设国际人才市场,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薪酬定价、信息交互机制,加快推进人才与资本、技术、产权等国际要素市场的融合和对接,形成开放度高、竞争力强、流量大的国际人才资源配置中心。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和氛围,鼓励人才创新。
(二)建设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