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活着意义.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活着意义.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8/11/12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活着意义.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张越佳作:为什么需要终极之问(转帖)
2008年5月12日中午,一位姓彭的先生从四川给在北京的我发来手机短信和E-mail,希望我为一本书写序。我对他说:No!我早已对混乱的书籍市场和满地的垃圾读物厌倦了,我才不打算参与这种事儿。彭先生劝我先看一眼书稿。也许这次不一样。
这时候已临近午后2点28分,一个历史性的断裂的时刻,一个巨大的厄运的来临,但渺小的人类浑然不知。
当我从E-mail里看到这本书的目录时,我立即联络彭先生,告诉他我可能要改变主意,我对他的书很有兴趣,可不可以宽限几天时间让我认真看一下。正聊得热闹忽然对方没了动静……长时间不做任何回答。然后,手机上出现了彭先生的短信:严重地震。
后面的事情人人皆知:风云变色,生灵涂炭。巨大的灾难与巨大的启示相伴而来。逝者已矣,活着的人不正应该探问“终极”吗?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再到中国人民的改天换地,我们不问“终极”已经很久了。不问,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什么都能掌控了,这世间没有比“人”更伟大的“存在”,“人”想怎样就能怎样。而“人”是什么?“人”就是“我”,“我”想怎样就得怎样。如果他人阻碍了“我”,如果其他生命阻碍了“我”,如果大自然阻碍了“我”,“我”都可以叫他们滚开。文的有竞争,武的有战争,还可以叫山河改道,让万物低头。至今有人津津乐道于这种虚妄的豪迈,在这样一场劫难过后,真的还相信人类无所不能吗?死里逃生的人,哪个还能像无关痛痒的主持人那样,喊得出“人定胜天”?
是到了该探问“终极”的时候了!
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上大学。这代人的教育背景和精神系统不难想象: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盲目的乐观主义者,喜爱各种时髦的现代及后现代理论,高张自我,有强烈的精英意识,认为宗教信仰等同于封建迷信,为高智商的人所不齿……
十多年前,我进入了媒体这一行。从那一天开始,我从书本的世界进入现实的世界,从理论的世界进入了人的世界,我感到无比的震惊!作为有热情的年轻人,我们都曾企图改造世界,我们要批判“恶人”,完善制度,让环境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好起来。这听上去很不错,但其实错得离谱!首先,恶人是谁?好人又是谁?为什么被我们崇拜信赖的人一转眼就令人失望甚至面目可憎?为什么被我们厌恶批判的人仔细分析又常常显得可以理解甚至颇有温情?为什么值得同情的受难者一旦翻身马上就成了造孽者?而造孽者环境一变又成了受难的人?于是得出结论:人是靠不住的,要依赖制度的完善,才能抑制人性的恶,弘扬人性的善。但制度又是什么呢?制度塑造人的同时,人不也在塑造制度吗?否则为什么好法常常变成恶法?善事常常变成丑事?最后我才明白,问题往往出在“我”上。凭什么“我”能判断别人呢?难道“我”不是和别人一样又好又坏,又聪明又糊涂,又超越又局限的人吗?“我”又凭什么来审判制度呢?难道“我”不是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吗?“我”要世界或仅仅是我自己身边的小世界如“我”所期待的样子。可谁给了“我”这个权利?这世界上有亿万个“我”,个个的期待都不一样,如果“我”总是对的,这世界就得变成大角斗场,拼死厮杀,弱肉强食。很多领袖人物都曾对这世界有一番见地,并坚信他在为大多数人谋福利,可他们实践的结果往往是一团糟。可见,什么样的
“我”都是靠不住的!
这真是太令人沮丧了!如果我们认为的真理都不堪一击,那活着的依据又在哪里?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