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泵基础知识及水泵选型.ppt

格式:ppt   大小:2,818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泵基础知识及水泵选型.ppt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8/11/13 文件大小:2.7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泵基础知识及水泵选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泵基础知识上海泵业有限公司泵基础知识*讲解目录一泵的基本知识 二泵的基本参数 三泵的选型 四泵的汽蚀 五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泵基础知识*泵的定义与历史来源泵属于流体机械的一种,流体机械是指以流体为工作介质和能量载体的机械设备。流体机械根据能量传递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原动机(水轮机、汽轮机)和工作机(泵、风机、压缩机)。泵属于工作机,即消耗能量的机械。。水的提升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十分重要。古代已有各种提水器具,如埃及的链泵(前17世纪)、中国的桔槔(前17世纪)、辘轳(前11世纪)、水车(公元1世纪),以及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杆等。公元前200年左右,古希腊工匠克特西比乌斯发明了最原始的活塞泵-灭火泵。早在1588年就有了关于4叶片滑片泵的记载,以后陆续出现了其他各种回转泵。1689年,。1818年,美国出现了具有径向直叶片、半开式双吸叶轮和蜗壳的离心泵。1840~1850年,,标志着现代活塞泵的形成。1851~1875年,带有导叶的多级离心泵相继发明,使发展高扬程离心泵成为可能。随后,各种泵相继问世。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泵的效率逐步提高,性能范围和应用也日渐扩大。泵基础知识*泵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泵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从泵的性能范围看,巨型泵的流量每小时可达几十万立方米以上,而微型泵的流量每小时则在几十毫升以下;(200kgf/cm2)以上;被输送液体的温度最低达-200摄氏度以下,最高可达800摄氏度以上。泵输送液体的种类繁多,诸如输送水(清水、污水等)、油液、酸碱液、悬浮液、和液态金属等。在化工和石油部门的生产中,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是液体,而将原料制成半成品和成品,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泵在这些过程中起到了输送液体和提供化学反应的压力流量的作用,此外,在很多装置中还用泵来调节温度。在农业生产中,泵是主要的排灌机械。我国农村幅原广阔,每年农村都需要大量的泵,一般来说农用泵占泵总产量一半以上。在矿业和冶金工业中,泵也是使用最多的设备。矿井需要用泵排水,在选矿、冶炼和轧制过程中,需用泵来供水先等。在电力部门,核电站需要核主泵、二级泵、三级泵、热电厂需要大量的锅炉给水泵、冷凝水泵、循环水泵和灰渣泵等。在国防建设中,飞机襟翼、尾舵和起落架的调节、军舰和坦克炮塔的转动、潜艇的沉浮等都需要用泵。高压和有放射性的液体,有的还要求泵无任何泄漏等。在船舶制造工业中,每艘远洋轮上所用的泵一般在百台以上,其类型也是各式各样的。其它如城市的给排水、蒸汽机车的用水、机床中的润滑和冷却、纺织工业中输送漂液和染料、造纸工业中输送纸浆,以及食品工业中输送牛奶和糖类食品等,都需要有大量的泵。总之,无论是飞机、火箭、坦克、潜艇、还是钻井、采矿、火车、船舶,或者是日常的生活,到处都需要用泵,到处都有泵在运行。正是这样,所以把泵列为通用机械,它是***中的一类生要产品。泵基础知识*泵的分类1)、工作原理可分为又分为叶片式、容积式和其它形式。①叶片式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对液体的动力作用,把能量连续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动能(为主)和压力能增加,随后通过压出室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又可分为离心泵、轴流泵、部分流泵和旋涡泵等。②容积式泵,依靠包容液体的密封工作空间容积的周期性变化,把能量周期性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压力增加至将液体强行排出,根据工作元件的运动形式又可分为往复泵和回转泵。③其他类型的泵,以其他形式传递能量。如射流泵依靠高速喷射的工作流体将需输送的流体吸入泵后混合,进行动量交换以传递能量;水锤泵利用制动时流动中的部分水被升到一定高度传递能量;电磁泵是使通电的液态金属在电磁力作用下产生流动而实现输送。另外,泵也可按输送液体的性质、驱动方法、结构、用途等进行分类。泵基础知识*2)按工作叶轮数目来分类 ①单级泵:即在泵轴上只有一个叶轮。(IS、IH系列,AY系列,S系列等) ②多级泵:即在泵轴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轮,这时泵的总扬程为n个叶轮产生的扬程之和。(D、DG系列)3)按工作压力来分类 ①低压泵:压力低于100米水柱; ②中压泵:压力在100~650米水柱之间; ③高压泵:压力高于650米水柱。(多级离心泵可达2800m)泵的操作原理、构造及分类泵基础知识*4)按叶轮进水方式来分类 ①单侧进水式泵:又叫单吸泵,即叶轮上只有一个进水口; ②双侧进水式泵:又叫双吸泵,即叶轮两侧都有一个进水口。它 流量比单吸式泵大一倍,可以近似看作是二个单吸泵叶轮背靠背 地放在了一起。(KDOW系列泵)单级单吸泵单级双吸泵泵的操作原理、构造及分类泵基础知识*5)按泵壳结合缝形式来分类 ①水平中开式泵:即在通过轴